扁平足是指人体正常足弓的缺失,又称为足弓塌陷或平底足,患有扁平足的人群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常见于青少年儿童,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育带来了很多影响。
什么是扁平足?
扁平足是指足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发生异常,导致内、外侧足塌陷或消失。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足底是有正常的生理弧度的,称为足弓,而扁平足的足弓总是低平的,而且有足外翻、弹性减弱的症状,由于扁平足的整个脚掌直接跟地面全部接触,足部的神经遭到大面积压迫,在长时间走路的时候足部甚至整条腿都会感到疼痛。
如何判断扁平足?
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判断是否为扁平足,可以在脚底踩上水,然后站立在干燥的水泥地上,观察水泥地上的脚印,如果是扁平足的话,就会出现一整个完整的脚印,而正常的脚印内侧应该是空的。
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扁平足?
1、遗传因素
扁平足具有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遗传史的话,会更容易患上扁平足。
2、先天性畸形
扁平足的发生也常见于先天性的原因,由于先天性足部骨畸形,导致距骨头下垂及内倾,足底外翻等,常见的骨畸形有骨结节增大、副舟骨或舟骨结节骨骺分离等。
3、穿鞋不当
儿童在刚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对足部的发育非常大,如果穿的鞋不合脚,穿着缺乏足弓承托的鞋,就更容易患上扁平足,加上穿的鞋子不合适就会导致走路姿势出现问题,又会加重扁平足的病情。
4、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比较常见的有小孩过早学走路,脚部还无法承受身体的重量导致扁平足;长期超负荷负重或长途跋涉,超过自身的耐力;还有家长爱早早让小孩学轮滑,单排轮滑,需要人的脚保持外撇的姿势,这个姿势会让全身重量都集中在足的内侧,非常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扁平足。
扁平足的危害:
·无法长时间行走
扁平足的患者在走路时由于足部的大部分神经都受到地面的挤压,长期就会发展成骨外翻和前足外展明显,骨跟外踝之间发生撞击导致疼痛,如果行走的时间稍长就会出现下肢乏力、疼痛,甚至无法正常穿鞋。
·走路姿势异常
患有扁平足的人由于足弓外形塌陷,就往往会使用足内侧来行走,从而导致跛行,严重影响人的形象。
·影响脊椎的正常发育
由于扁平足因缺乏足弓的支撑,脚底韧带就会拉长,而且足部受到的压力不均匀,常常会使膝盖内弯,导致长短腿,进一步影响骨盆架和尾椎骨的位置,导致脊椎侧弯和斜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