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要点:
1最近一篇名为《301医院一席话发人深省:你吃那么多肉干什么啊?》的文章流传很广,但这篇文章的内容却很不可信。比如文章称:“根据人类牙齿的比例,饮食结构中有1/8是肉就足够了”。
2但其实人类现在的牙齿是不断进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用来反推饮食结构,是不合理的。文章还称:“吃得越少,心眼越多、越聪明,同时寿命还延长”, 现代科学数据显示“适当控制饮食有利于健康”。这个“适当控制”,是指在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减少食物的总量,尤其是热量。至于文中所提到的“日本的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的病人都是在年轻的时候经常饱食而且肉类消费量很大的人,这些人老了就容易得老年痴呆”,则是在曲解科学文献。
查证者:云无心 | 食品工程博士
最近网上有一篇文章《301医院一席话发人深省:你吃那么多肉干什么啊?》,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文章称,这是一位“著名专家”的观点,还详细地给出了这位专家的信息,有名有姓、有照片、有单位,很像那么回事儿。
但是,这篇文章的内容却不可信。
下面来一一评析。
问题一:人的虎牙只占全部牙齿的1/8,所以饮食中肉类占1/8就够了
文章称:“人的前边8颗牙包括门牙,叫切齿,是切蔬菜和水果纤维用的;往后两边这20颗牙叫槽牙,学名叫臼齿,是磨谷物和豆类用的。而我们就长了4颗虎牙是吃肉用的,所以吃那么多肉干什么呢?……根据牙齿的比例,饮食结构中有1/8是肉就足够了”
这个说法看起来能够“自圆其说”,但其实经不起推敲。老虎也只有4颗虎牙,老虎的臼齿也比虎牙多,按照专家“根据牙齿比例推算吃肉量”的理论,老虎也应该多吃谷物豆类,少吃点肉了。而且,臼齿是用来磨各种食物的,而不仅仅是磨“谷物豆类”等主食。
人类现在的牙齿是不断进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用来反推饮食结构,是不合理的。
问题二: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要想健康,就要吃菜
很多孩子爱吃肉,蔬菜摄入量严重不足,强调“多吃蔬菜”是有必要的。
但是,用“吃根黄瓜,给他袪祛火,清醒清醒脑筋,回家还能继续学习。你吃炸鸡腿、烤鸡翅,脑子全都吃糊涂了”这种毫无科学依据的说法,夸大扭曲蔬菜的“功效”,鼓吹吃肉“危害”,是不负责任的。
问题三: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豆类是很好的食物,作为多样化饮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膳食指南所推荐的。说常吃豆类“降低胆固醇、有益肠道健康”也勉强说得过去,但要说“改善体质、预防骨质疏松,减肥与美容”就只是信口开河了。
问题四:煎、炸、炒会有食品安全问题
相对于蒸、煮、炖,“煎和炸”的食品通常会有更多的脂肪含量,为了风味也会加更多的盐,在烹饪过程中也会形成更多的丙烯酰胺;而“炒”出来的食物,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清炒蔬菜,虽然温度高一些,但时间短,也不见得比蒸煮炖差。
总体而言,蒸煮炖确实比煎炸炒更有利于健康一些。但煎炸炒对于健康的“不利影响”,还谈不上食品安全问题——它们的“问题”,也并不比吃糕点喝糖水更大。
问题五:吃得越少,心眼越多、越聪明,同时寿命还延长
这个说法是对古语“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的解释,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现代科学数据显示“适当控制饮食有利于健康”。
这个“适当控制”,是指在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减少食物的总量,尤其是热量。
至于文中所提到的“日本的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的病人都是在年轻的时候经常饱食而且肉类消费量很大的人,这些人老了就容易得老年痴呆”,则是在曲解科学文献。
迄今为止,科学界对于老年痴呆的病因还不清楚,对于它的风险因素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而这位专家敢给出“老年痴呆是年轻时吃太多肉”这么“明确简单”的结论,可以说相当不负责任了。
问题六:要想孩子聪明,绝对不能让孩子吃得太饱
这条饮食建议也是来源于古训“欲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
文中的解释是:“因为孩子顿顿都饱食、都吃撑,吃完之后为了消化食物,身上的血液要长时间地留在胃肠道,结果就造成大脑缺血。大脑一缺血,就缺氧了,缺氧以后就影响脑细胞发育,就降低智商了。”
一方面,古人的饮食建议只是源于朴素的经验和想当然的推测。到了今天,我们有了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指南,还拿古训来作为健康指南,就很莫名其妙了。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所谓“吃完之后为了消化食物,身上的血液要长时间地留在胃肠道,结果就造成大脑缺血”这个说法,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并没有科学依据。
当然,控制孩子的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对于控制体重以及整体健康是有利的。但为了“合理的建议”,也不应该用“吃多了智商下降”这种伪科学说法去吓唬公众。
科普的第一要义是真,没有真,就什么也不是。
本文编辑:三月
想了解更多关于饮食健康的内容?微信搜索“较真辟谣神器”小程序,点击“问答”进行提问,较真妹等你哦~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