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营养包,贵州营养不良改善项目怎么了?

导读

为解决困扰贵州、云南等西部省份贫困农村的营养不良问题,财政支持下的营养包项目已出台多年,却屡经风波

变味的营养包,贵州营养不良改善项目怎么了?

为解决困扰贵州、云南等西部省份贫困农村的营养不良问题,财政支持下的营养包项目已出台多年,却屡经风波。图为2019年9月12日,贵州铜仁市万山区黄道侗族乡中心完小三年级的同学在食堂里吃“营养午餐”。

文|记者 赵宁 实习记者 陈芷楠

淡淡乳黄色的粉末,一包12克,一盒30包。每天一包化在水中或掺入米饭、辅食,就成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6个月到2岁之间孩子避免产生营养不良的重要保障。

这一国家支持下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已启动近8年。营养包的主要成分是豆粉,由地方政府免费发放,内含的蛋白质,以及添加的铁、钙、锌、B族维生素、维生素D、叶酸等,提供了儿童需要的超过65%的基本营养素。

2019年10月,云南镇沅县振太镇曝出营养包变质风波。一些家长发现牙牙学语的孩子突然不爱吃营养包了,打开包装凑近检查,本是豆奶香味的粉末发出变质的异味。

异味何来

吴女士介绍,孩子满6个月时,每月可以去镇上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免费领一盒营养包。后来,包装从长条形换成方形后,孩子就不爱吃了。

据业内人士介绍,营养包方形小包装和长条形不同,前者无法完成充氮工艺,含氧量往往超标。2019年9月,《消费日报》曾对七星关区发放的美天佳营养包A1908002批次进行过第三方检测,结果显示氧含量为6.92%,超过国家卫健委2018年有关文件中指导的3%残氧含量标准。与吴女士同镇的梁女士家营养包正是这一批号。

刘扬称,早前几年,发放到婴幼儿家庭的营养包也出现过被称为哈喇味的异味。这源于营养包配方中富含脂肪的豆粉发生氧化,当包装内残氧量控制不当时,就会加速氧化。氧化过程持续到一定时间,营养包就会出现气味和口感异样,婴幼儿不爱吃。“孩子不喜欢吃还谈什么营养?”刘扬说。

招标疑云

2019年4月和10月,贵州分别启动“2018年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2019年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招标,招标总金额超过2亿元。

在异味问题爆发的同时,美天佳两次高价中标贵州营养包项目。此外广东一家人食品有限公司(下称一家人)中标价格也名列前茅,两次的单盒报价均为参与企业中最高,甚至是报价最低者的一倍。

2019年4月,贵州省“2018年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公示,一家人中标金额4330万元,每盒单价18.30元,合0.61元/袋。美天佳中标3332.70万元,每盒单价15.90元,合0.53元/袋,报价仅次于一家人。另三家投标企业报价均低于一家人和美天佳:天添爱合0.395元/袋;全标合0.368元/袋;福格森合0.393元/袋。

调整规则

重重质疑指向招标文件的规则变更。2018年底,贵州省卫健委新领导班子上任后,贵州省 “2018年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招标文件曾前后经历两次调整。

2019年3月公布的修改版本中,关键技术参数要求低于第一版,还有部分技术参数标准明显宽松于国家卫健委的指导文件。有参与投标的营养包企业质疑,这些更改项为美天佳和一家人中标开了绿色通道。

修改版本中删除了对投标企业是否具备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定的检测能力的评价。这一检测能力对考察企业自身把关营养包质量至关重要。有营养包生产企业质疑,这项评价删除后,美天佳和一家人该项得分可以轻易满足。该项评价的删除也被指放松了营养包的质量把关。

如何防范营养包监管漏洞

高价中标,实际供货营养包却陷入质量争议,贵州省营养包质量把关被指在招标和履约环节存在层层漏洞。

吴小明介绍,采购人要采购符合要求的营养包,首先要明确采购需求。采购需求应当合法合规、科学合理、完整明确。

“营养包是民生采购项目,是特殊膳食食品,受众群体为婴幼儿。”吴小明说,考虑到项目的特殊性,为保证质量,国家项目办卫健委提出了营养包招标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基本要求。各省采购人可以选择参考,有些标准要求可以灵活,但要保证采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