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有多大?
在隔离病房里,医务人员要兼顾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起居,以采集鼻咽拭子为例,采样时需要患者摘掉口罩,若是这个时候防护没有做到位,感染的风险很大。
2月20日,在武汉光谷医院支援的杭州市中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张烈明传回了消息,又有10多位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等待复检准备出院。他和另一位感染科同行为患者采鼻拭子,穿戴整齐防护服后,又加了一层隔离衣,一件全面型防护面罩。十多位患者,他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才采集完。
一起来看看张医生的驰援日记:
2020-2-20,天晴,微风,来汉11天。今天病房有10余位病友体温己恢复正常,他们很高兴。我们也很开心,治疗有了效果。病人们很有爱心,催着我们给他们做复检,他们想早点儿出院,要把床位腾空,让给更需要的重症病人。于是,医疗队着手准备给这10余位病友采样复检。
由于我和桐庐钭杰主任是感染科医生,对采样驾轻就熟,就主动请求进入隔离区采样。我们俩准备进去时,陈启兰主任特别叮嘱我们要注意防护。我们穿戴整齐防护服后,又加了一层隔离衣,一件全面型防护面罩。二级防护本就呼吸不顺畅,升级到三级防护后更觉着憋闷了。不一会儿,就觉得热气升腾,浑身出汗,面罩里面起雾了。进入隔离区,笨拙地协助护士贴好条形码,核对好床号,推着治疗车慢步来到病房。拿起试管,来到病床前,再次核对病友的信息,告知他现在要给他采取标本。病友们之前有的采过,有的还是第一次采样,但是他们都很配合。
让他们先擤下鼻涕,再侧身坐到床尾,45度仰头,拭子水平位进入,如果有阻隔,稍抬拭子后端,进入鼻咽深部约有八九公分再遇阻拦,稍事停留,捻转拭子数次,退出,将拭子伸入试管,尾部折断,拧紧试管盖,密封入生物安全袋,一气呵成。病友稍有不适,揉一揉鼻子就好了。
十多位病友,我们花了两个多小时,还有一位病友去做CT还没回来。同伴因昨晚夜班,没有得到好的休息,支撑不住,先出去了。我泡在湿漉漉的衣服里,护目镜里汗水都流了出来。那时间似乎过得很慢很慢。护士姐妹们也帮我打电话催。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那个病人终于回来了。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很顺利,过程有任何阻隔,最后一个采好了。我终于可以出去了……
虽然医生对取鼻咽拭子的危险说得轻描淡写,但我们外人还是看得心都揪起来了:两人面对面靠得这么近,病人“啊啊啊”的时候很容易把飞沫喷到医生脸上,只要防护工作稍有疏漏,很可能被感染。
向这些直面威险
勇往直前的医护人员致敬!
来源:浙医在线
点并分享出去
春天行动
【正在直播 | 西湖,你怎么这么美】
春回浙江大地,一切都开始慢慢苏醒,
我们感受到她的脉动。
今天,浙江新闻频道把镜头对准西湖景区。
当西湖遇见春天,好美!
关注本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春天直播“
即可在线观赏此刻的西湖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