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首个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诞生

建院80余年,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通过评审成功晋级成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现了郫都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零”的突破。对医院来说,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不过,此时的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依然处于紧张的战“疫”当中。

疫情爆发后医院迅速进行各项工作部署,仅仅5天时间,发热门诊流程再造和隔离病房改造完成。得益于此,医院及时发现并收治了该院的第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

郫都区首个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诞生

郫都区首个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诞生

2月23日,四川省卫健委官网发布通知,公布了2019年组织实施评审的新晋等级医院及巡查式评审医院结果。本次共有8家医院新晋为三级甲等医院,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上榜,成为该区首个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而目前,全省仅有6家区县级医院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至此,标志着郫都区医疗卫生建设发展和区域健康保障又上了一个全新台阶,更多的大病和疑难病患者将在家门口就能得到高水平的诊疗。

此次该院成功晋级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志着该院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医院方面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为引领,继续推进和巩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创建成果,进一步发挥自身人才、技术、科研、教学优势,围绕在评审中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持续地改进工作,全面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及服务水平。

郫都区首个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诞生

先后荣获多项殊荣

据了解,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39年9月。2014年,当医院被评定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之后,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了全院职工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2019年10月,该院成功搬迁至新院区,新院区更是按照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标准修建。

新院区一期占地面积88.03亩,总建筑面积104800㎡。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新配置了西门子生化免疫流水线等先进设备,编制床位816张,实际开放床位可达1000余张,日门急诊可接待人次由原来的3000人次增加到6000余人次。新院区二期规划科研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5万㎡,设有学生教学区、科研实验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模拟手术室等。医院现有职工千余人,其中中高级职称41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人,省卫生计生委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省卫生计生委后备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医院心血管内科先后成功创建成都市重点专科及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并率先在该区通过中国胸痛中心和心衰中心认证。骨科是成都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内科为全国卒中中心,烧伤科是全国首家国家级烧伤创疡培训基地。目前医院初步形成了以心脏介入诊疗、神经介入诊疗、肿瘤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大面积烧伤再生医疗技术、外科微创技术、妇科微创技术等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技术项目。

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国家卫健委重点扶持的500家县级公立医院、“国家级慢病宣贯基地”,还多次被评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优质服务岗”,同时,还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成都市模范单位”、“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殊荣。

郫都区首个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诞生

疫情下的郫都区人民医院

新晋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之列,对医院来说,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然而,此时的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依然处于紧张的战“疫”当中。郫都区属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不仅常驻人口多,而且该区企业多。因此疫情的袭来,给医院的反应速度、防疫力度、调控精细度都带来极大考验。

作为2020新冠肺炎病例市级定点收治医院,疫情爆发后的1月17日,医院召开紧急会议对战“疫”进行部署,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应急工作组”,设立院前救治、会诊专家、危重患者救治、检验技术、影像技术、感染控制、后勤保障等工作小组。每个小组设置牵头人,职责清晰,任务明确。

仅仅5天时间,发热门诊流程再造和隔离病房改造完成,“三通道”建立,物质筹备等全面得到落实。按照规程,在进出医院时,普通病员、发热病员以及工作人员按照各自的通道出入,院感防护得到强化。

恰恰就在1月22日,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第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如果不是医院采取行动如此之快,防范措施如此严密,也许疑似病例就漏掉了。”医院副院长任民说。

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戴佳佳 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