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声”设为星标,更容易找到我们哦~
来源:海宁日报(hainingrb)、中国新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随着初春季节的到来,流行性感冒也进入了高发期。而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钟南山院士日前公开呼吁:把流感和新冠肺炎两类病人区分开来是当务之急。
资料图:钟南山谈新冠肺炎治疗热点问题陈骥旻摄
钟南山:
区分流感与新冠肺炎是当务之急
23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跟驰援荆州的广东医疗队远程会诊时,特别强调了将流感和新冠肺炎两类疾病区分开来的重要性。钟南山表示,当前防控关键是将两种疾病患者分开:“现在美国的流感大流行,而且病例远远高过新冠肺炎病例。中国也有这个(流感)情况,把两者鉴别开来是当务之急。”
同时,钟南山透露,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已经批了几种药品,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如何鉴别流感、新冠肺炎和副流感的试剂。钟南山直言:“这是很关键的工作”。
可见,冬春交替之际
流感病例也可能增多
区分流感和新冠肺炎非常重要,
不传谣不信谣。
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发热、呼吸困难
需要插管辅助呼吸
这样的病情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新冠肺炎
嘉兴海宁71岁的吴阿姨
就出现了上面的症状
尤其是CT片显示肺部一片雪白
同时吴阿姨还出现了
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
在海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治疗后
转入了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曾一度被人误传得了新冠肺炎……
▼
所幸的是
经过海宁市疾控中心检测后
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
吴阿姨的重症肺炎竟然是
甲型流感病毒肺炎!
高热、呼吸急促......CT片拍出“大白肺”!
吴阿姨今年71岁,周王庙人。说起这场疾病,让吴阿姨的女儿王女士难以忘怀——
1月24日这天,王女士开车带着一家人去江苏溧阳一家酒店泡温泉。“可能是受凉了,泡完温泉后不久,我妈的身体出现不适,不过没有引起重视,喝了不少姜汤来驱寒。”王女士说。
没想到休息几天后,吴阿姨的身体更加不好,开始出现全身无力、脸色惨白,人也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的情况。
1月30日这天,家人赶紧把她送往海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治疗。“看到我妈妈的病情越来越重,我们真的很着急。”王女士说。
负责接诊的急诊科副主任胡文庆回忆,入院后,吴女士的病情很快恶化,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送来的时候,已经出现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
当时,吴阿姨的整个肺部的CT情况也很糟糕,上面显示一片雪白,也就是所谓的“大白肺”。
“后来,海宁人的一些微信群里还传言吴阿姨是感染了新冠肺炎。”胡文庆说。
当时,急诊科当机立断,将吴阿姨隔离在单间病房,急诊科主任吕兰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在做好防护下,有条不紊抢救,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留置深静脉、升压药维持血压、抗感染治疗。
排除新冠肺炎!竟然是“甲流”惹的祸!
经抢救,吴阿姨情况好转。经市疾控中心检测,排除新冠肺炎,但是吴女士属于甲型流感病毒肺炎,之后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治疗。
不过,吴阿姨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后,中途一度情况不佳:并发了肺脓肿,痰细菌培养出化脓性链球菌。经调整抗生素等治疗后,病情终于好转。
2月9日,吴阿姨的痰液逐渐减少,体温逐渐正常。2月14日,撤离呼吸机。直到2月15日,她转至普通病房直到出院。
“以为只是场普通感冒,没想到居然是重症肺炎,连肺都白了,真的是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在海宁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海宁院区)急诊科,办理出院手续的吴阿姨说起新年这场“生死劫”,仍心有余悸。
“我妈妈能够从EICU站着出来,真的很幸运,感谢海宁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这段时间的全力救治,为了表示感谢,所以送一面锦旗。”,王女士感激地说道。
2月22日,出院这天,为了感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吴阿姨的女儿将一面锦旗送给了急诊科。
冬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记得做好防护!
冬春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流感病毒也在流行,大家少出门!
海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胡文庆提醒市民,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除了新冠肺炎,其他流感病毒也在流行。
据悉,病毒性肺炎是由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所致,部分高危患者或发展为重症肺炎,像吴阿姨就是由甲型流感引起的重症肺炎。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起病较急,容易出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怠倦等全身症状,少部分有呼吸困难、肺部浸润影。”胡文庆介绍,病毒性肺炎的发生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功能状态等都有关。
对于“甲流”,医生提醒大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此外,预防流感还应注意:
一是勤洗手;
二是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三是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尤其是疫情期间,出门一定要戴口罩;
四是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往期更多资讯回顾
小编邀你收藏浙江之声
微信又改版啦!
完成以下三步,将我们设置成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及时收到新闻推送啦!
▼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浙江之声,一路相伴!
发热及时就诊,有医生在,我们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