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疫情速报
2月2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06例,新增死亡病例52例(湖北52例),新增疑似病例439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42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4573人,重症病例减少374例。
截至2月2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45604例(其中重症病例875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9745例,累计死亡病例271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8064例,现有疑似病例249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4740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9108人。
湖北新增确诊病例401例(武汉370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058例(武汉1456例),新增死亡病例52例(武汉42例),现有确诊病例41660例(武汉33563例),其中重症病例8326例(武汉735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0912例(武汉11793例),累计死亡病例2615例(武汉2085例),累计确诊病例65187例(武汉47441例)。新增疑似病例311例(武汉242例),现有疑似病例2067例(武汉1447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26例:香港特别行政区85例(出院18例,死亡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出院7例),台湾地区31例(出院5例,死亡1例)。
02
26,5,0!三个好消息!
03
针对这四类群体
一大波优惠措施来了
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出多项优惠措施,帮助缓解疫情影响纾困解难。
1. 要更加注重稳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要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增加基层医疗、社会服务等岗位招募。
要对延迟离校毕业生推迟报到、落户等时限。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2年户口和档案托管,按应届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
要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大稳岗和就业补助。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2. 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流动性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本金,给予临时性延期偿还安排,付息可延期到6月30日,免收罚息。湖北境内各类企业都可享受上述政策。
增加再贷款再贴现5000亿元,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
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6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符合条件的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
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信贷力度,努力使利率比上年明显下降。
国有大银行上半年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力争不低于30%。
政策性银行增加3500亿元专项信贷,以优惠利率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
3. 为支持吸纳2亿多人就业的8000多万个体工商户纾困。
3月1日至5月底,免征湖北境内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其他地区征收率由3%降至1%;
个体工商户按单位参保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照中小微企业享受减免;
引导金融机构定向增加对个体工商户的低息贷款;
落实除高耗能行业外工商业电价阶段性降低5%政策;
鼓励各地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支持出租方减免个体工商户租金。
04
婴儿应如何做好防护
05
分区分级后
各地疫情防控将有这些变化
什么是分区分级?
所谓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就是对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据疫情严重程度,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三类。
——低风险地区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消道路通行限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困扰和问题,不得对企业复工复产设置条件,不得以审批、备案等形式为借口,拖延企业复工复产的时间。
——中风险地区
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组织人员有序返岗,指导用工企业严格执行消毒、通风、测温等要求,降低人员密度、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人员防护、消除风险隐患,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同步推进。
——高风险地区
实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要继续集中精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有序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高风险地区也要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企业的正常运转。
分级分区会调整吗?
国务院要求的对分区分级进行动态调整,是根据各个省、各个县域的疫情情况综合研判,由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分析评估后,对符合调整条件的县域及时调整分级。疫情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昨天和今天的情况就在变化,应该说随着疫情的变化可以随时进行风险等级的调整并对外公布。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病例数保持持续稳定下降和疫情扩散的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的时候,各省市应该及时分地区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者终止应急响应。
不同风险区域,如何做好医疗物资保障?
1、要继续聚焦湖北省和武汉市及其他高风险区域,全力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工作。
2、对北京市和其他重点区域,根据物资紧缺程度分类实施调配,按照确保重点急需的原则,做好紧缺医疗物资的供应保障。
3、对低风险地区原则上由所在的省市区按属地原则做好医疗物资的保障供应。
随着风险等级的动态调整,将对不同地区的医疗物资保障做出相应的调整。
不同风险区域,如何管控个人出行?
每个区域采取不同的管控原则。低风险区,采取的是严防输入。在这时候你要从高风险区到低风险区,你就要接受健康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如果你在中风险区域,你的个人出行就可能受到一定限制,采取精准措施以后你想出访或者随意串门是不行的,必须严格管控。在高风险地区,依法实施区域交通管制,你想出、你想走是不行的。
中高风险地区是否会封闭小区和景区?
关于小区是否封闭管理、旅游景区是否要封闭,这必须根据这个县域内的疫情风险等级来判断。在中风险地区应当以现有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疫情分析为线索,根据其生产生活接触的空间和人员范围,合理确定防控管理的场所和人员,实施精细管理。比如这个区域如果是学校发生了疫情,要精准到班级;如果在工厂,那要精准到工作间、工作场所。在村以户为单元,实施针对性的防控策略。高风险地区,除了上述这些措施以外,还要限制人员聚集,采取封闭管理等限制人员进出的管控措施。
低风险地区出门还需不需要戴口罩?
低风险区域不等于没有风险,有些区域刚刚从高风险、中风险等级调整到低风险等级,这些区域的居民平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去人员密集场所建议佩戴口罩,复工复产时采取分区作业、分散就餐。如果在密闭场所工作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并尽量缩短工作时间,还有做好自我健康监测,现在正处在冬春交替季节,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以后,低风险区域的民众难免也会头痛感冒,一旦出现咳嗽、发烧这些症状,不仅要佩戴口罩,还要尽快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现在口罩的生产能力能不能满足需要?
目前全国口罩日产量超过了5400万只,比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时提高了近3倍,部分缓解了紧张局面。医用N95口罩日产量已经超过了90万只,月底有望达到日产100万只,总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医护一线的需求。
可以预见,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和生活秩序逐步恢复,除N95以外的普通口罩需求也会迅速增长,供需矛盾会有所增加。现在马上要达到口罩“要多少有多少”的状况是不现实的。所以要科学按需使用口罩,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一线医护人员所需的重点医疗物资得到保障了吗?
截至2月24日协调运到湖北的医用防护服257.9万件,医疗隔离眼罩/医用隔离面罩77.1万个,负压救护车507辆,呼吸机1.5万台,心电监护仪1.3万台,84消毒液(5%)11.3万箱,医用防护服等每日运抵湖北数量已经连续多日超过湖北方面提出的需求量。一线医护人员所需的重点医疗物资基本得到了保障。
06
@8000万个体户,国家扶持来了
07
戴口罩长痘怎么办?皮肤科专家来支招
2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洁介绍了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健康知识。
Q:整天戴口罩脸上的痘痘加重了,怎么办?
A: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刘洁:青春痘实际上是痤疮的俗称,好发于青春期,是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因为这个病好发于面部,所以会给大家带来困扰。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家每天戴口罩,面部形成比较封闭的环境,皮肤潮湿造成细菌的滋生,使痘痘加重。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要注意面部的清洁,如果化妆或涂防晒霜的话,回家以后要先卸妆,卸妆以后选择适合肤质的洗面奶在面部揉搓清洁,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已经形成的痘痘千万不要去挤。
饮食方面,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甜食。饮食、睡眠要保持比较好的节律。如果说已经出现了像白头粉刺、黑头粉刺这样轻型的痤疮,可以选用外用的维甲酸软膏。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个药会有光敏性,一定要在睡前使用。
如果皮损再加重,出现红色的丘疹和脓疱,可以加用外用抗生素。提醒大家在外用软膏时要先清洁双手,避免手上有不干净的东西带到眼睛和口腔,造成污染。如果痤疮再进一步加重,形成中重度痤疮,一般要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或者异维A酸的口服来治疗。由于这些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或者禁忌,建议大家就诊以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Q:如何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引起的皮肤损伤?
A: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刘洁:长时间佩戴口罩以后造成的局部的皮肤皮下组织压力性损伤,属于医疗器械相关性的压力性损伤。主要在长时间受压的部位出现,比如说鼻部、面颊、颧部或者耳廓后。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注意预防,选择比较合适的口罩,比如说宽边的口罩,局部压力就会比较小。对于口罩样式的选择,可以尽量去选择系带式的,不用耳挂式,压力会小一些。如果是皮肤比较敏感的人,建议在使用前一定要阅读说明书,看看口罩里面有没有皮肤容易过敏的成分,如果有,要避免使用。对于儿童,要由家长来帮助选择大小和形状都比较适合的口罩,减轻对局部的压迫。
另外我们佩戴口罩的方式,可以在每两到三个小时以后适度变换口罩佩戴的位置减轻局部的压力。如果说口罩反复使用或者持续使用已经到了六个小时以后,建议大家更换。也可以在经常受压的部位提前使用一些预防性的敷料减轻压力,而且要定期检查皮肤,如果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要及时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的皮肤压伤,如果只是有轻度的压痕,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压痕已经比较重,出现了局部的瘀血,这个时候可以选用一些能够改善皮肤血液循环的外用药膏。如果皮肤问题进一步加重,出现了红肿和破溃,可以加用外用的抗生素软膏。也可以在已经损伤的局部,适度使用创可贴或者医用的敷料,避免创口进一步受刺激。如果皮肤出现了变软、发白或者起皱等皮肤浸渍的情况,主要是由局部潮湿引起的,可以在佩戴口罩前,使用含有氧化锌或者凡士林的润肤霜,这样可以保持皮肤的干燥,减少局部摩擦。
摘掉口罩以后,我们要清洁皮肤,适当使用一些润肤剂改善皮肤的状况。如果损伤已经比较重,出现了严重的感染或者过敏,就一定要到医院去就诊,寻求专业帮助。
08
你还在我身旁
09
做快乐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湖北武汉各个岗位上的人们都各司其职,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然而还有一个群体,他们却主动选择成为一颗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一件绿马甲,或是一顶小红帽,都是这些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10
老人乖巧式晒太阳
上面这一幕出现在浙江杭州拱墅区上塘街道蔡马社区老年公寓老人们这是在干什么?原来这是该老年公寓新创的“北欧风”晒太阳!
老人散步聊天爱聚集怎么办?为配合疫情防控,该公寓自1月26日起实行全封闭管理。公寓中的老人们也纷纷戴起口罩,并严格遵照疫情防控要求,少出门、不聚会。
一个月下来,久居家中的老人难免会觉得落寞。每当天气转好,他们便会走出房门,下楼到院子里散散步、聊聊天。“这一聊可就聊出了‘问题’。”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蔡马社区居委会委员余国华说,“因为以前在村里养成了习惯,老人们聊着聊着就聚集到了一起,那可不行。”
于是,社区想出了一个“金点子”——在院子内的每个停车位上放置一把椅子,每把椅子间隔1米5以上,供老人们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
这样既满足了老人晒太阳、健身的需求,又符合疫情防控期间人与人之间间隔一米以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