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出院自己却不能,阿婆当场闹小孩脾气,男护士这个举动暖爆了

病友出院自己却不能,阿婆当场闹小孩脾气,男护士这个举动暖爆了

病友出院自己却不能,阿婆当场闹小孩脾气,男护士这个举动暖爆了

庚子英雄 · 战“疫”第58天

心语心愿:愿我爱的人、未出生的宝宝健健康康;愿所有的人都平安,这样的大疫消散以后不再出现。

——陈二辉

笑容送给病人 眼泪留给自己

陈二辉,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血液科护士长、武汉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六区(C6病区)护士长。

作为国家第二批支援湖北中医医疗队成员,陈二辉随队于1月27日抵达武汉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20多天后,转战雷神山医院作为护士长领队开辟C6病区,至今仍然奋战在雷神山。随着除夕夜首批医疗队员先期回撤,如今陈二辉已经成为在武汉驰援时间最长的广东医护人员之一。

病友出院自己却不能,阿婆当场闹小孩脾气,男护士这个举动暖爆了

良好局面的形成、阶段性战果的摘取,凝聚着无数个“陈二辉”的心血。而他,在不眠不休带队开辟雷神山首个中医病区之后,已经成为病区患者、队友最依赖的人。

这位人前永远一脸阳光、让人如沐春风的暖男,也有看到视频那头孕妻身体不适而崩溃落泪的时刻。就算那样,挂断电话的他悄悄收起眼泪,再次出现时依然带着大家熟悉的温暖笑意。

雷神山医院开辟中医病区

1月29日,陈二辉随队来到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第三天,他和其他5名队友进入隔离病区了解情况。才刚走近传递窗,病区内的一名护士站在那里,递过来一张纸条贴着窗打招呼:“终于等到你们。我们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当时我差点落泪,一想到武汉的同行战友苦苦支撑了这么久,真的是很心酸。”当天下午,医疗队的男护士们接管了病区,让疲惫不堪的武汉同行撤到外围。

2月17日,陈二辉转战雷神山医院,担任护士长,和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邹旭教授一起,带领增援的广东中医团队开辟首个中医病区——雷神山医院C6病区。

从安排60人医疗队的酒店食宿,到验收病房、布置格局、搬运设备、设计规范工作流程、给队员做岗前培训……千头万绪的工作,协调统筹的担子主要落在陈二辉身上。刚开始的那几天,他几乎每天都只睡三四个小时。而C6病区正式开区的当天,两个小时内48个床位就收满了病人。

在陈二辉看来,在雷神山的日子虽忙碌辛苦,从零开始,但大家元气满满,氛围远比二十多天前刚到武汉接管病区时要更多一份从容和自信。

他是整个病区患者的依靠

在雷神山医院C6病区,“二辉”这个名字每天都被此起彼伏地呼叫。患者不开心的时候听得进他哄、同事有困难也依赖他帮助,他堪称整个病区“最被需要的人”。

很多人都还记得,病区有位失聪的老奶奶,同房病友出院的那天,她也早早收拾好行李,准备出院。一听说自己还不能出院,她当场就哭了起来,闹起小孩子脾气,是陈二辉搂住她的肩膀,贴着她的耳朵耐心开解、细细安慰,才将她哄好。

病友出院自己却不能,阿婆当场闹小孩脾气,男护士这个举动暖爆了

陈二辉安慰闹脾气的老奶奶患者

回忆起这件事,陈二辉说,老人就像孩子,生病了远离家人更是身心不舒服,她耳朵也听不清楚,很多事情不了解,心里着急很正常,需要第一时间安慰好。这之后,每次查房,陈二辉都要特地花时间跟她聊一聊。很多患者经过这样的“话疗”之后,跟医护人员相处都有如朋友、亲人。

这样被陈二辉暖心照顾的人,还有很多。他在三八妇女节那天带着当班队友给女病人送礼物;他把后方送来的牛奶营养品等送给患者、工人。在C6病区队友们的日记中,也经常能看到他的名字被提及:今天和二辉护士长一起带患者做八段锦,患者觉得很有效;今天夏奶奶又闹情绪,二辉护士长好言安慰……

暖男也有偷偷落泪的一刻

作为一个被所有人需要的人,陈二辉在大家面前永远是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暖男”。一篇传回后方的日记,却让众人看到了这位七尺男儿把眼泪留给自己的一面。陈二辉赴武汉时,妻子正处于早孕期,孕吐严重。有一次夫妻俩视频通话,陈二辉看着妻子喝葡萄糖止吐,忍不住落泪。

回忆当时情景,陈二辉说:“我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是驰援的最佳人选,很想去,可是她刚刚怀孕,留她自己一个人在广州,我也很不放心,特别纠结。是她,毫不犹豫地鼓励我想去就去。每次看到她那么辛苦,我又心痛,又内疚。”

顾虑到负面情绪可能传染、扩散给其他队友,影响士气,掉眼泪的陈二辉匆忙挂断电话,躲在房间里压低声音“哑哭”,直到情绪平复才敢出来……

同事眼中的他:有冲劲、执行力强

雷神山医院C6病区主任,人称“邹老爹”的邹旭,是陈二辉的“好领导”、好搭档。C6病区能取得开区十日就有过半患者出院的成绩,邹旭觉得陈二辉带领的护理团队功不可没。

病友出院自己却不能,阿婆当场闹小孩脾气,男护士这个举动暖爆了

“二辉是一个有冲劲、有执行力的年轻人,用中医的话来说叫‘肾气足’。我们病区的护理人员来自两家医院的多个不同科室,短时间内工作习惯需要很多磨合,他并不是团队里年纪最大、最资深的那一个,却能很快就把临时组建的护理团队统起来,拧成一股绳,大家都愿意听他的,很难得。”邹旭说,“护理人员比医生辛苦得多,每天都要长时间穿戴厚厚的防护装备跟病人待在一起,医疗护理、生活护理、病人的吃喝拉撒一肩挑。更不用说开区的时候,作为护士长肩挑的重任,二辉不容易。”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王军飞、宋莉萍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贺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