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亲自宣布“群体免疫”策略。
3月25日,英国王室发表声明称,查尔斯王子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
3月27日,英国首相也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截至3月28日,英国共确诊新冠肺炎患者14751名,死亡761名,但是并未见到明显拐点或结束的迹象。
那么,
英国的所谓“群体免疫”走得通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群体免疫”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感染新冠病毒,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患病后痊愈。而康复后有证据显示这些人会对病毒产生免疫力。当获得免疫力的人越来越多,新冠病毒的传播也就变得越发困难。如果总人群中有70%的人被感染并且康复,新冠病毒爆发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这就是英国所谓的“群体免疫”。
其实,这种说法并非英国独创,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曾说过可能会有60-70%的人群感染。
为什么会有“群体免疫”的想法出现
很多人觉得,我们施行的群防群控已经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什么还会有国家甘愿冒着威胁无数民众健康风险去进行群体免疫呢?这是由于在他们看来,新冠病毒肺炎已经是呈现了大流行态势,自己已经没有办法采取中国的防控模式。
更重要的是,中国群防群控的防控模式需要动用巨大的社会资源和医疗资源,自己很难做到。如果经济出现停摆,整个国家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远远超出新冠肺炎疾病本身。
“群体免疫”的变数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局
“群体免疫”并不意味着向病毒“缴械投降”。恰恰相反,德国和英国正在极大的扩充自己的医疗力量,尤其是德国采购了大量的呼吸机以备不时之需。英德等国家一手为救治重症患者做足医疗储备,一手利用现有手段延缓疫情峰值的到来。如果能把疫情峰值拖延到夏天,随着发病率下降,这个疫情就能化整为零,依靠现有的医疗资源就能游刃有余。
但是,这个变数就在于:新冠病毒不会通过变异出现人们免疫力无法应对的新菌株,如果出现了,这个理论就成了“空中楼阁”。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英德等国家现有的防控手段够用,能够避免出现意大利“佛系防控”带来的疫情失控。
我是心血管内科张医生,如果喜欢我的科普文章,就请点赞吧!还可以转发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关注我还可以看到更多心脏病的健康知识哦!就请点赞吧!还可以转发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关注我还可以看到更多心脏病的健康知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