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一个真实的香港
△钟南山
图|资料图
疫情期间,中国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一直站在抗疫最前线,他忙碌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各类新闻中。
尤其是最近刷屏的一组“肌肉照”,更让不少年轻小伙子都自叹不如。全国网友一致表示,84岁的他,身体和精神状态要比很多年轻人好。
在《钟南山谈健康》这本书中,你也可以沿心理、饮食、运动三条线索,探寻钟南山的健康奥秘。
养心篇
我记得2003年SARS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人们对疾病了解不多,许多人陷入恐慌,听风是风,听雨是雨,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许多人疯狂抢购盐、醋、板蓝根等物品的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封锁道路,企图切断与外面的联系。当时主要是心理问题,我在门诊看过一个病人,是小学教师,感染了SARS。
可治疗好后,SARS也过去几个月了,她每次来复诊还戴着口罩。我一了解,她害怕传染给同事和家人,一直不敢取下,还把自己封闭起来。我告诉她,完全不用担心,你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不会传染给其他人。
我要告诉大家,过度紧张、担心等不良情绪,会导致免疫机能失调而增加患病的可能,而积极乐观的情绪通过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既可能降低生病的几率,又能在病后的康复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钟南山
图|资料图
饮食篇
合理膳食总的原则是:饮食“多样化”,多吃各种颜色的青菜、水果,多吃白肉,限制高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食物,限制酒精的摄入量。早中晚三餐按“3:4:3”的比例分配。
我是一日四餐,不是三餐,晚上还有一餐,基本上也有一些原则:
1.不吃太饱。我每顿饭都只吃七八分饱。
2.蔬菜、鱼多吃,我本来就很喜欢吃鱼。
3.不刻意选择,也不太忌口,饮食多样。
△图|unsplash
快餐、麦当劳我也吃,但只是偶尔吃,并不很刻意避免吃某些食物。平常的营养我觉得都能保证,除了吃鱼和蔬菜,极少吃动物脂肪,要吃也是吃比较瘦的肉。
早餐
我很认真对待,一定要吃。很多人的习惯是不想吃早餐或者随便吃一点,这是不符合生理需求的,一定要培养自己吃早餐的习惯。这对于上班一族来说确实不容易,因为早上的时间不是很多,我也是经过几年的训练才形成习惯的。
我的早餐食谱经常换花样,包括很多食物,如牛奶、粥、一个半鸡蛋、起酥、面包等。我的早餐的量至少占全天热量的30%。
△图|unsplash
夜宵
我一般会再吃一点夜宵(我的胃不是很好,晚餐也不能吃很多,所以要吃一点夜宵)。吃夜宵也不能吃得多,就是一杯牛奶,加几块饼干。有些女性担心吃夜宵会发胖,主要是吃法要科学,最好在睡前两小时吃,并避免油脂高的食物,如方便面、油条、起酥等就不合适。
油腻食物会让消化变慢,延缓胃排空时间,导致夜里睡不好,还容易发胖。夜宵比较好的选择是一杯低脂牛奶加两三片苏打饼、清淡的汤面或咸粥、燕麦片等。
我不喜欢在工作忙的时候挤出时间来吃饭,而情愿把吃饭时间往后推。一日四餐我是这样安排的:
用餐时间表
早餐 早上7点半
午餐 下午1点
晚餐 7点半后
夜宵 11点临睡前
两餐之间时间相隔较长,就是要保证胃排空了再进食下一餐。虽然肚子饿时猛吃,吃很多能过嘴瘾,但是这对胃对身体都不好,我现在就比以前体会得更深刻。以前喜欢吃的东西就拼命吃,吃太多导致胃溃疡,现在改变了饮食习惯,胃溃疡也好了。
我总结了一下:若下一顿吃饭时感觉不想吃,就是前一顿吃太饱了;若是感觉饿很想吃,那就说明前一顿吃对了。
运动篇
在我的健康词典里面,几十年来都没有离开过两个字——锻炼。我在北京医学院上学时,练的是田径,我相信自己良好的体质就是从那时打下的基础。
虽然现在我已经离开了竞技赛场,但打球、跑步、游泳……我什么都玩,周五打篮球,周日打羽毛球。即使再忙,只要有10分钟,我都会抓紧时间锻炼,例如在家里跑跑步,我的跑步机就摆在卧室的床边。
△钟南山着重肌肉锻炼
图|本书图片
到70岁,我还具有年轻人的体型和肌肉。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经常进行肌肉锻炼。到现在我还喜欢游泳、打篮球:1984年,48岁,打篮球;2003年SARS以后,68岁,打篮球;2006年多哈亚运会后,广州火炬传递活动,负责最后一棒。
△钟南山是多哈亚运会广州最后一棒火炬传递手
图|本书图片
所以,我非常主张大家要有适当的运动。运动要有适当的量,而不是像过瘾一样,每天运动到筋疲力尽。
现在很多人说没有时间锻炼,我的经验是,什么时候你把体质锻炼与功能锻炼看成跟吃饭、工作、睡觉一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的精神境界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就会挤出时间进行锻炼。
因为每个人都要吃饭睡觉,无论你有没有时间,都要吃饭睡觉。运动也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没有这样的指导思想就永远没有时间。要把运动当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悟出其中的道理,不要等到老了再想,现在就开始考虑。
本文转载并改编自
香港中和出版微信公众号
点击下方图书封面可进入小程序购买
《钟南山谈健康》
作者:钟南山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