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都市现场综合河南民生频道
转载请注明全部来源
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却让郭女士吃足了苦头。62岁的她,一度命悬一线。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医生携手奋战近一个月,终于挽救了她的生命。
3月6日下午5点半,无法自主呼吸、全身仅两根手指能轻微动弹的郭女士被紧急送进了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ICU二病区。
“她被送来时情况很糟糕,整个人就像被注射了肌松药一般,全身瘫软,肌力为0,无法睁眼,不能吞咽。血氧饱和度在有创的气管插管后,才能勉强维持住。”重症医学部主任、中心ICU二病区秦秉玉主治医师牛京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长叹一口气。
郭女士的家属回忆,3月1日,郭女士突然出现了胸闷、气短、腹痛的症状。起初家人以为她是感冒了,但是吃过药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还持续加重,“我母亲身体一直很好,为啥突然会这样?”不到两天时间,身体硬朗的郭女士,就变得连呼吸和睁眼都无法完成了,最后甚至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为了找出“真凶”,专家团队将郭女士的血液样本送检,检测出E型肉毒阳性。这时,家属才想起来,郭女士将已经存放了3年之久的腌黄瓜吃完了。而这些腌黄瓜,可能已经被肉毒杆菌污染。肉毒杆菌有独特的生存条件,所以临床上食源性的肉毒素中毒并不常见。有医生甚至感慨,“从医几十年,郭女士是我见过的第三例肉毒素中毒患者。”
在接受肉毒素抗毒素单价A、B、E三型药物治疗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后,郭女士的病情明显好转。4月1日,她平安出院回家。
医生提示,肉毒杆菌无孔不入,很容易从蔬菜、水果和海鲜的表面分离出来。在家庭自制发酵豆类、谷类制品,如腌肉、腌菜、豆瓣酱、臭豆腐,或不新鲜剩菜剩饭等食物中,都可能寻觅到它的踪影。
医生提醒 ,为了避免食物中毒,隔夜的食品最好不要吃,尽量少食用自制的腌制品,多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即食类食物。一旦发现身体腹痛、胸闷、眼睑下垂、四肢无力等症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详细告诉医生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