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舞者 记兰大二院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小组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战,奔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除了大家熟知的临床医生、护士外,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在大众看不见的实验室里,用一双“火眼金睛”仔细筛检病毒,用精湛的检测技术担当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后盾。

“刀尖”上的舞者 记兰大二院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小组

“此次核酸检测工作主要是由我们检验医学中心分子诊断室负责,虽然新冠肺炎传染性强,但是只要做好科学防护,我们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核酸检测任务,为临床提供最强大的后援力量”。作为分子诊断室的资深“检验人”,提起这段难忘的经历时,兰大二院主任检验师潘云燕感慨地讲到。

“刀尖”上的舞者 记兰大二院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小组

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重要诊断依据,对于检测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只有参加过核酸检测相关培训并获得PCR上岗证的检验人员方可从事项工作,潘云燕主任和副主任检验师杜洽军,检验师张尚弟、王昱斌四人作为拥有此项资质的检验人员,面对来势汹涌的疫情病魔,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组成医院首批核酸检测小组,义无反顾地冲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核酸检测直接面对新冠病毒,感染和污染风险极高,检测涉及多个手工环节,每个步骤都要慎之又慎,整个过程的操作不能有一丁点的差错,检验人员必须要做到胆大心细、认真谨慎、高度专注,既要讲究手法,更要防止病毒感染和气溶胶污染,可谓是在“刀尖”上行走,“悬崖”边起舞。一份样本,从采集、送检、灭活到核酸提取、扩增,再到检测分析、出报告,最少需要4个小时。为了第一时间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昼夜连续工作,确保实验样本每天“零存放”,截止4月18日,检验医学中心共承担了来自医院发热门诊、发热病区患者及湖北返甘人员等医务人员2200余份标本的核酸检测。

检测期间,他们四人身着厚厚的防护服,在没有空调的实验室里屏息凝气、聚精会神,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实验台,由于长时间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每当从实验室走出来,浑身都被汗水浸透,脸上布满了压痕和淤青,但是大家没有任何怨言,互相给对方加油鼓劲,第二天继续保持昂扬斗志投入到检验工作中。

“刀尖”上的舞者 记兰大二院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小组

没有一点怨言,表示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一名检验人、作为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潘云燕、杜洽军、张尚弟和王昱斌四人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诠释了医者仁心。

记者:武婷

来源:微信公众号“兰州综合广播”

编辑:杨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