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友谊西路与上江街交口的公园绿地内,一株150岁的家榆“伸展筋骨”,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这株榆树是个“新房客”。三年前,老榆树“收拾”行囊,从友谊路乔迁至此,经过三年的精心呵护,根系已在发育,据哈市道里区金河公园主任张喜宽介绍,就目前此树的生长态势而言,可以说它是群力新区建成区内唯一古树,“三年后看成果,这株家榆移栽后,已经成活,预计一个月后新叶满枝头”。
三年多以来
园林工作人员对150岁的家榆照顾有加
在23日当日
在施肥、输营养液、涂抹伤口愈合剂等
一系列管护措施的同时
还加强了周边绿地保护
为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张喜宽介绍,2017年3月,家榆搬家,搬家队伍是由近60名专业园林人组成的,移植前,城管园林部门邀请了省内及北京的园林绿化5位专家论证这棵大树的生长情况,专家们认为移植可让大树更好地“延寿”。目前,大树生长态势良好,经检测根系完好,枝条发育正常,今夏更将绿叶满枝。
据悉,道里区现有古树188株,皆为榆树,后续资源277株,其中榆树269株、黑松1株、山杏5株、水曲柳1株、钻天杨1株,主要分布于老城区街路、单位、学校以及斯大林、九站等公园内。
道里区园林管理局历来对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工作极为重视,抽调专人对全区古树名木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成立了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小组,通过逐点排查,现场拍照、实地测量、登记造册、走访询问、查阅文献等形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古树名木资料库且网格管理人员每周对辖区内古树名木进行巡查,细致观测其生长状态,适时进行复壮、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等养护工作。每一位园林工作者,都拥有一颗细致、沉稳的心,尤其是开展古树名木的普查工作时,耐心尤为重要,在建档的基础上,需要随时更新相关数据,以确保档案全面、真实、准确。针对任何一株古树名木出现的问题,道里区园林局都会谨慎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并反复推敲论证,直至选取最优化方案后,才会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