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未来首席,请你发言】
首期主打:探究疫情之下餐饮业未来趋势。
本篇稿件来源: 投稿人:张志轩;
学校:南昌大学;年龄:23
此次新冠状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是最大的,多数餐饮企业停业,此次事件或将让中国的餐饮行业面临“洗牌”的局面,变革和创新迫在眉睫。对比美国龙头企业,为国内餐饮行业模式提供一些借鉴。
美国餐饮业历经150多年,市场已相对成熟,据美国餐饮协会统计,餐饮业规模从 1970 年的 428 亿美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8,630 亿美元。而中国餐饮业于改革开放后起步,历经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2019年餐饮收入规模达4.67万亿元,由 1978 年的 54.8 亿元增长近 780 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餐饮市场。
但中国餐饮企业容易陷入“中等规模困境”,很多餐企在门店数量达到十几家体量时,会因传统非标准供应链模式导致成本上涨和用户体验下降。目前餐饮行业整体存在上游过于分散、供应链较长、冷链物流普及率低等痛点,中央厨房、冷链系统、食材基地等仍需不断升级。
中国餐饮供应链较为分散,是中国餐饮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70%餐饮企业供应商数量在 100个以上,供应商过于分散、采购订单等难以跟踪管理等问题。对比美国龙头企业Sysco和中国头部公司蜀海供应链,美国龙头企业的库存进出数量级是蜀海的12.5倍,配送中心数量是其30倍,服务门店数是其250倍,Sysco公司净利率仅2.4%,但是ROE20%以上,最近达到50%,主要是其低损耗、高周转,而国内餐饮供应链公司体量偏小、处于发展早期,整体数据不透明。
高效的供应链能够帮助餐企保证食品安全和品质,提高采购和物流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食材成本,最终提高餐企的标准化程度。具体来说可以降低餐企“三大成本”:食材成本, 规模化采购有助于提质降费;房租成本,中央厨房深加工有助于减少厨房使用面积;人工成本,净菜加工有助于降低人耗。
那么接下来对中国餐饮来说,连锁企业自建餐饮供应链,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快速发展,中国餐饮供应链方能迈向成熟,中国餐饮企业才能更快实现标准化,以达到规模效应。等到中国餐饮企业逃离“中等规模困境”,迈向大规模发展时,完善的供应链能及时调整采购与销售数量,最小化企业成本,更好应对下次出现的类似疫情突发事件。
(责任编辑:邵晓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