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信服(300454,股吧)发布了2020年一季度预报,预计报告期内亏损达1.92亿元-1.97亿元,同比亏损扩大至447%-462%。而据公司预告透露,业绩大跌的原因,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业务受到较大冲击,加上不断扩张的研发费用和人员成本所致。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公司本身还未对业绩下跌做出更多解释的时候,就已经有卖方券商按奈不住自己的聪明,公然跳出来表示“亏损近2个亿低预期?no no no,是收入-成本错配的数字游戏”,着实令人有种“我不要你认为,我要我认为”的既视感。
券商多次为深信服业务欠佳洗白
就在深信服刚发出一季度报告不久,申万宏源(000166,股吧)计算机研究小组就发布了一则名为“亏损近2个亿低预期?no no no,收入-成本错配的数字游戏”的业绩简评。
简评中,申万宏源计算机研究小组将公司业绩的下滑归咎于收入与成本的错配,并认为,公司亏损较多的原因系19年大幅扩招的人员成本增加、股权激励费用摊销以及非经常性损益所致,如果反算回去预计仅下滑10-20%,符合预期。
而深信服自身在一季报里,对于公司业绩的下滑原因,也仅仅只是简单的解释为疫情影响业务冲击较大以及人员增加导致成本上升,并未表示存在收入和成本的错配。
实际上,据了解深信服情况的人士表示,深信服成本的增加,主要是公司预计去年下半年开始会有比较多的订单,因此大幅扩招人员,但今年疫情发生后,很多企业的订单都协商退单了,而新招人员成本存在刚性,一开一合至亏损严重。
深信服也在上月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承认,受疫情影响,客户的业务和IT建设无法开展,公司的渠道因此也无法开展业务,一些资金紧张的渠道可能会面临极大的压力。公司也出台了比如,退还部分渠道支付的预付款、疫情期间暂停执行相关预收款政策等。
其实,这已经不是申万宏源计算机研究小组第一次主动替深信服洗白了。上月,在市场报道深信服一季度渠道预付款被退回,公司股价大跌之时,申万宏源计算机研究小组就曾挺身而出,发布报告称,就是正常回调,回调就是大机会。
同时,该小组还对深信服退回渠道款的行为大加赞赏,认为这才是一个大公司应有的风范,关键时刻没有风雨同舟哪有过去20年复合50%的增长,哪有几千家渠道构成的护城河,哪有未来万亿的期待。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公司的一种迷之自信。
业绩大跌前大股东悄然加速减持
而就在卖方券商,全力鼓吹疫情影响是全行业的,今年是信息安全大年,公司需求会在后面几个季度补回来的时候,深信服大股东却开始了“不动声色”的频繁减持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深信服第三大股东Diamond Bright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下简称“Diamond Bright”),从2020年1月份就开始通过集合竞价及大宗交易的方式,对公司股份频繁进行大份额的减持,并且呈现出越临近报告期股份减持速度越快的趋势。
图:深信服大股东股份减持情况
2020年1月10日至2020年3月16日间,Diamond Bright共减持公司股份1096.08万股,减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2.68%。实际上,在去年底Diamond Bright就曾公告,要大幅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453.66万股,约占本公司总股本的6%。
公司公告显示,Diamond Bright是Orchid Asia IV,L.P.(兰馨亚洲四期有限合伙基金)及Orchid Asia IV Co-Investment Limited为投资发行人而专门在香港设立的公司。兰馨亚洲四期有限合伙基金的规模为4.2亿美元,资金主要来自美国、欧洲和家族基金等,主要投资于中国高技术、消费品、医疗等行业。
A股市场曾出现过不少大股东利用信息优势交易获利的情况。为维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证监会和交易所也曾出台过一些限制董监高、控股股东、实控人及他们关联人股份减持的法规条例,比如在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十日内不得买卖上市公司股份等。
不过,对可能也存在信息优势的其他5%以上大股东的减持行为,相关窗口期的指导规范却要少很多。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业绩披露窗口期的加速减持,不排除Diamond Bright提前获得消息的嫌疑。
该分析人士还表示,大股东公司业绩变脸前加速减持,在国内虽然没有明文规范。但这种做法在海外市场大概率是会被监管部门起诉的。(新浪财经 陈矿然 肖桫 发自深圳)
(责任编辑: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