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策略前瞻:“抱团股”还要跌多久?答案藏在这个关键指标里

1、本周分析师态度

本周分析师继续整齐划一保持谨慎。

此前最坚定的多头中信秦培景在沉寂两周后,本周态度也开始转向谨慎,认为抱团股的的短期调整还没结束,机构资金博弈和赎回导致的被动减仓大概率将持续,认为岁末年初的最佳策略是“猫冬”,建议降低收益预期。

持谨慎观点原因如下:

1)关于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密切关注定调。

乐观者认为,定调结束,可能是建仓良机。

但谨慎者如中信秦培景认为,为了避免类似今年年初“用力过猛”的情况,这次会议很难有超预期的刺激政策出台。认为只有明年1-2月份经济情况出现更大压力的情况下,政策才会开始新一轮发力。

2)关于CPI:

尽管11月猪肉批发价回落近20%,但随着东北地区集中抛售的结束以及春节前刚需的修复,猪价走势尚存变数,市场对明年一季度通胀预期仍在上升。货币政策腾挪空间依然有限。

3)关于PMI超预期:

乐观者认为短期有望改善市场对于盈利的悲观预期,不过可能带来的是脉冲式行情。

天风策略刘晨明认为,超预期的pmi的确可能提升低估值板块的情绪,尤其是周期类,但是如果政策和经济都是脉冲式的波动,而非大开大合式的起伏,那么周期股最多是阶段性机会,而非2020年的主线。

更广泛的观点认为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中信秦培景认为,尽管地产链投资增速强劲、工业需求旺盛(PMI自今年4月以来首次站上50)并有望持续至明年上半年,但钢铁为代表的主要工业品近一个月价格上升而库存维持低位,表明企业和贸易商对未来经济前景仍然谨慎。

4)关于海外:

一致认为由于美国三季度实际GDP超预期,美联储议息估计会无所作为;而中美仍存变数。中信策略提到,悲观假设下,如果12月15日加征关税落地,市场对于贸易谈判前景的预期会迅速下调。

2、大盘调整什么时候结束?

海通荀玉根认为,目前的行情已出现调整后期的特征。他复盘历史上几次市场行情调整后期阶段,发现有两类股票表现明显:

一是强势股出现补跌,幅度通常达到20-30%,二是高股息股横盘企稳。

一周策略前瞻:“抱团股”还要跌多久?答案藏在这个关键指标里

他认为目前来看已经出现了上述特征,不过本轮调整,前期强势股补跌幅度跟历史相比还不到位。

招商策略张夏则认为,月中可能迎来建仓机会。理由是目前的政策和外部变量,都还有较大不确定性,市场仍缺系统性机会,但等到月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中美谈判变量落地等之后,可能存在建仓机会。

也有观点认为,机会可能要等到春节后。

国盛策略认为,明年春节后通胀高点逐渐过去,货币宽松空间再次打开,春季行情有望开启。

而天风刘晨明也认为,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振可能要等到春节前后。

他认为目前仍然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包括11月的金融和经济数据、中美贸易战谈判(12月15日的关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1月份大规模的解禁减持等。

考虑到专项债的集中发行和货币政策宽松的配合大概率要推迟到明年Q1,届时上述不确定性因素逐一落地,市场风险偏好在春节前后,明显提升的可能性更大,少部分公司(核心100中科技50+白马50)的牛市也会卷土重来。

3、“抱团股”还要跌多久?

本周另一个焦点,讨论“抱团股”还会不会继续跌?答案似乎是,会。

中信秦培景认为,历史复盘来看,机构行为在岁末趋于保守,而前期盈利会加剧年末集中赎回放大处置效应。从测算的机构仓位以及当前“抱团”股的补跌情况来看,“抱团”股调整仍未结束。

过去2年外资充当了“抱团”股调整过程中的“稳定器”,但观察到本轮MSCI扩容过程中,主动型外资与被动型外资净流入规模比例由11月宣布纳入名单之前的3.5:1变为宣布后一个月的1:3,外资主动流入明显减弱,“稳定器”效应也在减弱。

广发戴康回顾了历史上几次“抱团”松动,发现了2个特征:

抱团品种跟低估值品种的相对估值到达高位,是“抱团”调整的基础;

而“抱团”品种的基本面(预期)边际弱化或低持仓低估值品种出现确定性较高的边际强化是触发调整的契机。

这次也是类似,“抱团”品种与低估值品种的相对估值和相对持仓均处于高位,当前通胀上行预期下流动性较难支撑高估值品种继续“上拔”,而地产链景气度则显示出韧劲,基建扩张预期升温,PPI将企稳上行、工业品去库存周期近尾声,11月制造业PMI重回50.2超预期则有望进一步推动高-低估值品种的剪刀差收敛。

国君李少君则通过一组数据,验证了上述观点:目前抱团股的估值溢价达到历史高位,且一个关键指标正在发生变化——从2019年二季度开始,抱团股的盈利增速优势开始下滑,而此前从2017年开始,抱团股一直维持着盈利增速的优势。

目前一线龙头与二线龙头的估值溢价达到历史高位。

一周策略前瞻:“抱团股”还要跌多久?答案藏在这个关键指标里

分板块看,周期、消费板块一线龙头相对二线龙头估值溢价处于历史高位,科技板块一线龙头估值溢价处于历史中枢偏上水平,防御板块一线龙头估值溢价处于历史低位。

同时测算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起,一线龙头净利润增速相对优势正在减弱。而此前从2017年起,一线龙头净利润增速持续高于二线龙头。这意味着,一线龙头估值溢价短期面临压力。

一周策略前瞻:“抱团股”还要跌多久?答案藏在这个关键指标里

不过一线龙头ROE相对二线龙头优势仍处于高位。国君认为,这意味着估值消化后,一线龙头终将回归,估值溢价回落空间有限。

广发策略提到,这次的抱团可能要出现下面3个条件,才有可能重新回归:

1)高-低估值剪刀差收敛至性价比重新合适;

2)地产链景气度韧劲不再,“抱团”品种与低估值品种的盈利增速差距重新走阔;

3)猪通胀预期下降改善流动性预期减轻“抱团”品种估值水平的抑制。

4、买什么?

仍然整齐划一低估值防御——银行、地产链。

关于地产链,广发推荐关注三剑客:重卡/建材/工程机械。

中信给出的推荐顺序同样是:重卡>建材>工程机械>钢铁>煤炭>建筑

以下为本周分析师详细观点:

一周策略前瞻:“抱团股”还要跌多久?答案藏在这个关键指标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