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海外的流动性挤兑风险,短期对A股中的外资行为可能有影响

海外变局对A股影响三阶段,目前处在阶段1和阶段2交错期,谨慎为先。

投资要点

长牛、外资颠覆A股、核心资产独立牛市、开放的红利、大创新等全市场较为前瞻性、持续性、系列化属于兴业策略研究成果值得投资者重视。2月月报《不必过于悲观》等系列中持续推荐把握大创新科技成长机会,创业板指实现接近30%涨幅。3月月报《再论不必过于悲观》强调配置“两头走”中低估值、高股息等周期地产龙头机会。

外部,全球市场高波动、投资组合出现流动性挤兑风险,公共卫生事件加速扩散阶段造成情绪面由高点继续回落,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担忧。国内,基本面兑现周,经济基本面成色对投资者全年经济预期较为重要。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仍以震荡为主,防守为先。这个阶段是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陆续出台,“好公司”、“好股票”用优秀的财务数据让投资者去伪存精,投资者验明真身的好时机,也是投资者积极布局“好赛道”的“上车点”。建议投资者配置“两头走”的好时机,特别是一头布局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的核心资产价值龙头。

海外变局对A股影响三阶段,目前处在阶段1和阶段2交错期,谨慎为先。我们在上周周报《警惕海外三方面影响》谈到了海外市场三方面影响可能对市场造成的扰动。目前看,对A股影响仍处于阶段1和阶段2交错期。

阶段1: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加速扩散,带来投资者情绪较2月高点逐步回落。市场风险偏好处于低位。

阶段2:由阶段1带来的情绪层面影响、公共卫生事件衍生到对基本面担忧。双重影响,带来海外权益市场下跌。由于高波动、被动化交易过多,使得部分投资组合出现了流动性挤兑风险,出现“多杀多”,进一步下跌现象。原油市场价格的暴跌,使得债券市场部分高收益债的债务人现金流出现压力,甚至有可能造成信用违约等风险。全球股票、债券,甚至衍生品市场出现流动性风险,加速挤兑风险,使得海外市场出现巨幅波动。

海外的流动性挤兑风险,短期对A股中的外资行为可能有影响。过去一周我们看到,外资仅通过陆股通净流出400余亿元,其中3月9日净流出143亿元,3月13日净流出147亿元,刷新了北向资金净流出额的记录。从净流出额前十大的公司分别是中国平安(42亿)、贵州茅台(34亿)、洋河股份(21亿)、招商银行(20亿)、美的集团(16亿)、京东方A(13亿)、五粮液(12亿)、恒瑞医药(12亿)、格力电器(10亿)、海康威视(10亿)。这10只股票占据了净流出金额的近50%,有5只位于MSCI的A股权重最大的前十。

阶段3:基本面和企业盈利影响,中国制度优势、一系列政策有望率先突围。全球受到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经济增长、产业链等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权益市场接下来也将逐步反应基本面的潜在担忧。但由于A股本身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间早,高峰已过。同时,2月以来,决策层、相关部委,再到地方,降税减费、再贷款等一系列稳增长、促就业政策持续出台。虽然1-2月经济受到影响,但随着开复工持续转好,央行本周末再度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支持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独特的制度优势和执行力,有望使得国内基本面先于全球迎来积极变化,对市场中长期转好形成支撑。长期来看,在年度策略《拥抱权益时代》中谈到的国家重视、居民配置、机构配置、全球配置“四重奏”的引领下,继续看好A股长牛。

板块配置:重点关注“两头走”的低估值、高分红、增长稳的核心资产价值龙头方向。另一头,随着一系列短期科技股可能因为交易过度拥挤、获利盘过重而出现一定调整,但全年来看,大创新科技成长机会仍值得重视。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进展不及预期;经济下滑超预期

报告正文

展望:再论警惕海外影响三阶段

长牛、外资颠覆A股、核心资产独立牛市、开放的红利、大创新等全市场较为前瞻性、持续性、系列化属于兴业策略研究成果值得投资者重视。2月月报《不必过于悲观》等系列中持续推荐把握大创新科技成长机会,创业板指实现接近30%涨幅。3月月报《再论不必过于悲观》强调配置“两头走”中低估值、高股息等周期地产龙头机会。

外部,全球市场高波动、投资组合出现流动性挤兑风险,公共卫生事件加速扩散阶段造成情绪面由高点继续回落,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担忧。国内,基本面兑现周,经济基本面成色对投资者全年经济预期较为重要。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仍以震荡为主,防守为先。这个阶段是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陆续出台,“好公司”、“好股票”用优秀的财务数据让投资者去伪存精,投资者验明真身的好时机,也是投资者积极布局“好赛道”的“上车点”。建议投资者配置“两头走”的好时机,特别是一头布局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的核心资产价值龙头。

海外变局对A股影响三阶段,目前处在阶段1和阶段2交错期,谨慎为先。我们在上周周报《警惕海外三方面影响》谈到了海外市场三方面影响可能对市场造成的扰动。目前看,对A股影响仍处于阶段1和阶段2交错期。

阶段1: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加速扩散,带来投资者情绪较2月高点逐步回落。市场风险偏好处于低位。

阶段2:由阶段1带来的情绪层面影响、公共卫生事件衍生到对基本面担忧。双重影响,带来海外权益市场下跌。由于高波动、被动化交易过多,使得部分投资组合出现了流动性挤兑风险,出现“多杀多”,进一步下跌现象。原油市场价格的暴跌,使得债券市场部分高收益债的债务人现金流出现压力,甚至有可能造成信用违约等风险。全球股票、债券,甚至衍生品市场出现流动性风险,加速挤兑风险,使得海外市场出现巨幅波动。

海外的流动性挤兑风险,短期对A股中的外资行为可能有影响。过去一周我们看到,外资仅通过陆股通净流出400余亿元,其中3月9日净流出143亿元,3月13日净流出147亿元,刷新了北向资金净流出额的记录。从净流出额前十大的公司分别是中国平安(42亿)、贵州茅台(34亿)、洋河股份(21亿)、招商银行(20亿)、美的集团(16亿)、京东方A(13亿)、五粮液(12亿)、恒瑞医药(12亿)、格力电器(10亿)、海康威视(10亿)。这10只股票占据了净流出金额的近50%,有5只位于MSCI的A股权重最大的前十。

阶段3:基本面和企业盈利影响,中国制度优势、一系列政策有望率先突围。全球受到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经济增长、产业链等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权益市场接下来也将逐步反应基本面的潜在担忧。但由于A股本身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间早,高峰已过。同时,2月以来,决策层、相关部委,再到地方,降税减费、再贷款等一系列稳增长、促就业政策持续出台。虽然1-2月经济受到影响,但随着开复工持续转好,央行本周末再度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支持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独特的制度优势和执行力,有望使得国内基本面先于全球迎来积极变化,对市场中长期转好形成支撑。长期来看,在年度策略《拥抱权益时代》中谈到的国家重视、居民配置、机构配置、全球配置“四重奏”的引领下,继续看好A股长牛。

板块配置:重点关注“两头走”的低估值、高分红、增长稳的核心资产价值龙头方向。另一头,随着一系列短期科技股可能因为交易过度拥挤、获利盘过重而出现一定调整,但全年来看,大创新科技成长机会仍值得重视。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进展不及预期;经济下滑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