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有斌|原创 请关注孙有斌智库(sybwit)
新冠病毒肆虐,美国2万亿计划大放水,刺激虽然猛烈,但这不足以搞定疫情,短期内金融市场不会稳定,其效果有待观察;此方案意图通过财政杠杆减轻美国家庭财务及企业压力,但这反过来会影响到下半年的经济反弹能力。
包括中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陆续“封国”,中国的疫情控制比较好,已经成了世界的“诺亚方舟”,然而机会和陷阱并存,机会在于中国能吸引更多有价值的人过来,工业制造多分些蛋糕,货币更坚挺。
然而,中国和国内中小企业可能面临以下5个疫情下的“陷阱”
一,“闭门陷阱”
咱们以史为鉴,如果操作过激,或者消极规避眼前的麻烦,采取完全排斥的措施,中国可能会丧失一次吸纳高价值人才及经济交流的机会,反过来伤害咱们自身的经济。欣慰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国家正在采取积极正面的应对。
二,“反犹陷阱”
“反犹陷阱”并非仅指德国人或者欧洲人迫害犹太人,而是指本土人对本国外来移民的伤害,一旦如经济危机、瘟疫,反犹主义就会沉碴泛起,卷土重来。当前疫情肆虐,美股连续熔断,海外华人要保持警惕,保护好个人和家人的安全。
三,“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人均GDP刚超过一万美元,正欲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可恶的疫情打断了这一进程;疫情使全球意识到,过于依赖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生产能力存在风险,“产业链洗牌”论沉渣泛起。1至2月的官方数据显示,工业、消费、投资下滑都超过两位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20.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三项数据均为历史最低。这很有可能进一步延迟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四,“止血陷阱”
疫情之下,企业比较慌乱,第一想到的及时如何止血。于是减薪,裁员,甚至关门大吉接连上映。上一期我提到,甚至还有的老板摇身一变成了金融大咖,搞起了资本运作,引进了价值观大相径庭,同床异梦的股东。结果是乱上加乱,有的甚至是引狼入室,一地鸡毛。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现金流思维”。也就是你要衡量现金流,保守计算出账上的资金能支撑多久,而不是快速对手头上的钱做出决策。企业所有的动作包括裁员、减薪,其实都要保持一个适度缩减的规模,从而更有力量的活下去。
五,“机会陷阱”
疫情一来,两三个月不开工,有的企业慌了神,四处打听今年什么生意赚钱,他们把这种做法称之为“转型升级”,这就是机会陷阱。在这种情况下,我推荐大家使用“剃刀法则”,该法则的精髓就是,以最少的决策,最小的动作,解决最多的变化和问题。
2020年,要警惕讲故事,因为故事很可能变成事故;中小企业要小心机会陷阱,放掉所看到的一些机会,隔行如隔山,新行业试错成本非常之高。实际上,救命稻草就是你的本业,关键是你要在你的本业之上实现升级。这一次,企业家必须安静的思考一下,你最熟悉的领域究竟是什么,越是在大动荡的年代,越要深入思考你擅长的领域是什么,并正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去变现,去突围。
如果你想深度了解企业的突围之道,请关注孙有斌智库(sybw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