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长线大牛股,左手大白马,右手“隐形冠军”

红星资本局:聚焦资本市场,专注上市公司,提供投资参考。欢迎关注“红星资本局”公众号

每一轮行情都少不了大白马股的踪影,这些业绩优良的龙头企业,成为基金重仓股的标配。因为这些标的业绩增速稳定,企业盈利能力可观,市场涨起来的时候有它,市场下跌的时候,还比较抗跌。另外,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说,盘子大流动性够好,流动性风险偏低,且这些公司治理相比众多企业完善,单个企业的黑天鹅风险也小很多。

在2015年的股灾后,基金行业,尤其是私募基金行业,还流传了一句话:龙头企业成就龙头私募。这几年起来的不少私募,就是通过牢牢把握大白马股而成为一线私募的,这些私募不仅净值稳定增长,而且规模迅速成长,这样业绩和规模形成了良性循环,市场口碑急剧攀升,公司投研团队快速壮大,投研体系更加完善,甚至不比公募逊色,典型的如高毅资产。

但是,很多投资者却畏惧大白马股的投资机会。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理由一,大白马已经涨了太多,涨了5倍甚至10倍了,有“追高”的风险。比如,白酒龙头、食品龙头、医药龙头,都是持续数年上涨的典型大白马股。殊不知,巴菲特在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的时候,已经连续上涨了7年,这七年时间累计涨幅超过5倍,追高峰达到6倍多。这么说尽管巴菲特在1987年股灾后买入,但也有“追高”的嫌疑,毕竟前面的7年都在上涨,而且累计涨幅巨大。

理由二,大白马股估值不便宜了,尤其像A股的很多大白马股,如果按照彼得林奇的PEG来评价,80%的大白马股在80%的时间都是不能买入的。比如恒瑞医药,最低市盈率也有39倍,而公司常年增速不超过30%。而恒瑞医药已经连续数年穿越牛熊,持续上涨。

理由三,对大白马股的后市前景存疑,我认为这个是很关键的,但又是最琢磨不定的。试问,哪一只股票能百分百的确定呢。只要大逻辑符合,业绩持续优良,市场龙头地位稳固,市场空间够大,市场对企业未来的预期依旧向好(这点直接在股价持续上涨中得到表现),那么就够了。至于未来是否存在黑天鹅,行业性危机、政策性不确定性等,都是难以预料的,投资本身就是不确定性,如果完全确定了,也就没有空间了。再说,巴菲特不是也说了,当持有的标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或者市场上有其他标的比持有的标的更好,可卖掉或者换掉。

所以,以上三个原因均不是理由,核心原因还是没有琢磨透市场投资的逻辑,没有弄明白企业为何能够持续数年保持优良的业绩,以及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头羊的,那么自然也更加想象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一旦弄明白了这些,那么投资大白马股,就会成为股市投资成功的一半了。

另外,很多投资者还是想追求超额收益。纯粹的无业绩的黑马已经无法进入价值投资者的法眼。而还有一条类似大白马的选股主线,就是寻找“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顾名思义就是还未被大众所普遍认知的细分领域龙头质优企业。而大白马股就是被大众所普遍认知的大赛道中的龙头质优企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都是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且业绩优良。所不同的是,各自赛道的大小不同,“隐形冠军”由于所在市场空间相对较小,当前的市值相对大白马也小很多,所以在二级市场的市值排名也就不会那么突出,难以被广大投资者认知;另外,很多“隐形冠军”是to B的,不需要像to C的企业那样走进千家万户,to B的企业也不会像to C的企业在各大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所以,这样的企业也难以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广泛知晓。

但是,对于投资来说,投资选股的核心逻辑就是企业的业绩成长、成长、再成长。所以,“隐形冠军”和大白马股对于投资者来说,本质是一样的。甚至有统计表明,中小市值的快速成长性企业比稳定增长的大白马股股价涨幅还要多。彼得林奇就喜欢这一类,而巴菲特则是偏好大白马。这两位投资大师都用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彼得林奇寻找的“隐形冠军”主要还是to C端的,而事实上,还有很多“隐形冠军”是to B端的,这点在A股已经诞生了一批这样的企业了。

下面我用一张图表来展示最近一轮行情中典型的大白马:贵州茅台、恒瑞医药、格力电器和“隐形冠军”代表企业:三棵树、坚朗五金,它们之间的投资收益对比情况。可以清晰的看到,“隐形冠军”在被市场逐步认知的过程中和其本身的优良业绩推动下,比大白马股走得还要好,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

布局长线大牛股,左手大白马,右手“隐形冠军”

所以,在挖掘长牛股的思路下,大白马股和“隐形冠军”都是应该重点布局的。一个可以带来稳健的投资回报,一个可能带来超额收益。事实上,已经有不少“隐形冠军”逐步成长为大白马股了,比如东方雨虹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当然也有不少“隐形冠军”中途没落的,所以,风险还是应该注意的,而其中投资的核心逻辑跟投资大白马股是一样的。

作者 晓蜀

编辑 白兆鹏

(红星新闻V6.8全新上线,欢迎下载)

布局长线大牛股,左手大白马,右手“隐形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