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卫生影响心脏健康
保健时报记者 董超
口腔卫生与身体许多部位的健康状况都有联系,其对心脏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刷牙可以有效降低房颤和心衰的风险。
每天刷牙3次或以上房颤风险降10%
研究人员从“韩国国民健康保险系统”中选取了16.1万名40~79岁的参试者,他们没有房颤或心力衰竭的病史。在参试者接受例行体检时,研究人员收集了有关他们身高、体重、疾病、生活方式、口腔健康和口腔卫生行为等方面的信息。在10年的中位随访期内,有4911人(3.0%)患上了房颤,7971人(4.9%)患上了心力衰竭。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刷牙3次或以上的人患房颤的风险降低10%,患心力衰竭的风险降低12%。这一概率不受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锻炼、饮酒、体重指数和高血压等共病因素的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口腔卫生不良会造成细菌在血液中滋生,导致体内发炎,从而增加了房颤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常刷牙能减少牙龈下方生物膜中的细菌,从而防止它们向血液中转移。
尽管该研究并未调查这一现象发生的机制,但一种可能是,经常刷牙可以减少牙龈下的细菌数量(细菌生存在牙齿和牙龈间的缝隙中),从而防止细菌向血液中转移。
口腔细菌侵入血液是诱发心脏病独立因素
当牙龈出血时,大约有700种细菌会侵入到人体内,而这就是口腔卫生差所带来的后果。即便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当他的牙龈出血时,这些细菌也会直接侵入血液中,而这也是引发心脏疾病的一种独立因素。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霍华德·詹金逊教授在检测到血细胞被一些有害细菌侵袭后,发现了这个结果。
詹金逊教授称,口腔细菌,如戈登链球菌和血链球菌,都是比较常见的感染源,而且现在人类已经发现细菌感染是引发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就是说,无论你有多健康,如果你有一口坏牙,那么你患心脏疾病的风险无疑就增加了。
例如,牙周炎就是影响心脏健康的一种牙龈疾病。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任医师钟金晟接受采访时说,牙周炎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途径大概有三个:
第一个途径是牙周炎。很多的致病菌可以直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我们的全身,比如冠心病、粥样斑块里边就可以检测出牙周炎的致病菌。
第二个途径是牙周炎致病菌其本身会分泌非常多的有毒因子与产物,这些产物也可以进入到血液里,刺激全身各个器官。
第三个途径是牙周炎本身的炎症会产生很多的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然后进入到全身的血液循环里,会影响到全身的各个系统。
保护心脏先要预防牙龈疾病
保持口腔卫生,摆脱或避免牙龈炎的唯一方法是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建议每天至少刷两次牙,每天晚上用牙线彻底清洁牙齿,来阻止牙菌斑的堆积;吃完东西最好能够及时漱口,将残存在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冲刷干净。
除了好好刷牙之外,定期做检查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有牙龈出血或蛀牙、吃辣或冷的食物、咬东西时疼痛等症状,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专业的牙齿清洁。
牙龈疾病的形成也会引起蛀牙,如果现在没有任何症状,但过去有过蛀牙,应该每半年或一年预约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董超 李娜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