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何保护好家中婴儿?做好这8点很关键

1 岁以内的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病毒、细菌、衣原体等的抵抗力尤为低下,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之一。

随着疫情发展,已有数个婴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案例。

那么在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婴儿的防护工作?

居家防护怎么做?

通风换气

婴儿房间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1]。

每日通风 2~3 次,每次至少 30 分钟,优选打开门窗自然通风。

不宜开窗通风的,比如雾霾天气,配备机械换气通风设备,例如排风扇。

疫情期间,不推荐开启中央空调系统,如需使用空调,选择分体式空调。

冬季开窗通风时,注意保暖,天气暖合时通风,也要避免孩子直吹风;

通风时,可把婴儿暂时抱到到其它房间,通风半小时,关闭门窗室内复温半小时后,再将婴儿抱回通风后的房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何保护好家中婴儿?做好这8点很关键

图片来源:网络

清洁消毒

定期消毒、清洁,减少感染源。

如家人没有外出,也无访客,一般不需要特殊消毒剂消毒,只需保持环境清洁即可,物品和地面均用湿毛巾或拖布擦拭,避免灰尘腾起,尤其婴儿常接触的一些物体表面,如地面、桌面、婴儿床、沙发等。

如有家人外出,或有身体状况不明者来访,则应做好每次回家后的消毒和访客离开后的消毒,消毒方法可参照以下。

婴儿的奶瓶、啃咬的玩具等,如耐高温,可用沸水煮沸 30 分钟消毒,奶瓶、餐具等也可以使用婴儿专用的消毒蒸锅来消毒。

不耐高温的玩具,如果是在安全地区确定没有污染的可能,可用洗涤灵清洗,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接触阳光中的紫外线。

如果是在风险比较大的地区,或怀疑玩具受到污染,可选择用浓度为 250~500 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15~30 分钟,配置含氯消毒液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为避免对呼吸道的刺激性,应避开婴儿,并且不能与其他酸性、碱性液体如洁厕灵等混合,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婴儿的脸盆、毛巾、餐具等生活用品应不与家人混用,专物专用。

地面、桌面、家具、玩具等婴儿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有污染的可能,可配制浓度为 250~500 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爬行垫、金属等不耐腐蚀表面可采用 75% 酒精棉片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液的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15分钟,然后再用流水冲洗或含清水湿巾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以免对婴儿皮肤造成刺激或啃咬玩具时吃到体内。

衣物、被褥应勤洗,可置于洗衣机内,用 60~90 度热水及普通洗衣液清洗,清洗后及时烘干或晾干。

晾晒过程并不会导致病毒积聚在被褥、衣物上。

口水巾、毛巾等直接接触孩子面部、口腔的物品,每次用后清洗,沸水煮沸或消毒蒸锅消毒。

手卫生

婴儿处于“口欲期”,爱吃手,要确保婴儿所接触到的环境、物品清洁,适当给婴儿勤洗手。

在手脏时、或触摸未清洁消毒区域后,用流水及肥皂为婴儿洗手,洗手后及时涂抹润肤乳,以免皮肤干燥。

家人在接触婴儿前,例如拥抱、抚摸、换洗、更换纸尿裤前,也应洗手。

呼吸道防护

如果家中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或密切接触者,则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必戴口罩。

家人在咳嗽、打喷嚏时,避开婴儿所在区域,用纸巾完全遮住口鼻,然后把污染的纸巾扔到有盖的垃圾桶,再用流水认真洗手。

家里可以多放几处纸巾盒,以备随时快速取用,实在来不及用纸巾时,弯曲手肘遮住口鼻。

如怀疑飞沫可能沾至其他物品,应及时清洁、消毒相关物体表面。

如果有家人因密切接触而需要居家隔离,应确保与婴儿房间分开,并避免与婴儿接触[2]。

家人外出回来后的处理

家人外出回家后,把外出时穿的衣服脱下来,放在阳台上,打开阳台窗户通风,同时关闭阳台通往室内的门窗,至少半小时。

不要忽视鞋的消毒,要在门口进行酒精喷洒消毒。

如果怀疑有沾染病毒的可能(例如去过医院等地),清洗消毒。把摘下的口罩扔进带盖的垃圾桶(非回收)。

并用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对手机、钥匙等带回家的物品进行消毒,可用医用酒精喷洒,然后用纸巾擦拭。

如果没有医用酒精,可以流水清洗(限于可湿水的物品)。

疫情期间,尽可能避免他人来访,如访客到来,也应按照家人外出归来的步骤,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并尽量减少其与婴儿的接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何保护好家中婴儿?做好这8点很关键

图片来源:网络

喂养要注意哪些事项?

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是亲喂,妈妈在喂奶前要做好清洁工作,认真洗手,换干净的衣物,清洁乳房。

如果是用奶瓶喂养,家长在吸奶前、奶瓶喂奶前也要洗手,每次使用完对奶瓶、吸奶器等进行消毒。

选择奶粉喂养者,同样要做好奶瓶等的清洁消毒。

为婴儿准备辅食时,砧板、刀具等应生熟分开,食物要充分烹饪、煮熟[3]。

如果母亲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且处于居家隔离中,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婴儿[4],建议将母乳吸出采用奶瓶喂养,避免亲喂。

如果母亲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或疑似患者,应与婴儿隔离,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建议定期挤出乳汁,保证泌乳,直至排除或治愈后再行母乳喂养[5]。

疫苗还要定期打吗?[6]

是否如期接种疫苗,要视疫苗种类、当地疫情区别对待。

如果所在区域还没报告有确诊或疑似患者,可以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带婴儿外出接种疫苗。

如果已报告有确诊或疑似患者,可以与保健医生沟通尽可能推迟疫苗接种,但尽可能应在最后期限前完成。

新生儿的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会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在助产机构及时接种。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俗称的大三阳或小三阳)母亲所生的早产儿儿,要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 2-3-5 月龄 3 剂次程序,其他足月儿待疫情结束可及时注射第 2 针和第 3 针疫苗。

如果母亲没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史,孩子只要在 12 月龄前完成三剂次的接种即可,第 1 与第 2 次间隔至少 28 天[2],第 2 与第 3 剂间隔应≥60 天。

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应在 12 月龄前完成 3 针注射,两剂间隔至少 28 天。

A 群流脑多糖疫苗应在 12 月龄前完成 2 针注射,两剂间隔 3 个月。

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应在 12 月龄前完成首剂注射。

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在 24 月龄前完成首剂注射即可,不必赶在 12 月龄前完成。

可以带婴儿外出吗?

疫情期间,最好不要外出,但婴儿有时需要外出注射疫苗,且婴儿身体情况变化快,如有不适并不推荐线上问诊,仍建议外出就医。

外出时一定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1][7]。

家长和孩子都要做好防护。家长在人多、密闭环境下要戴好口罩。

1 岁以内的婴儿不建议戴口罩,口罩会增加呼吸阻力,应尽量让婴儿处于空旷、通风的环境,并尽可能护住其口鼻,避免被飞沫喷溅。

如在人员密集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如医院),6 个月以上婴儿可在家长密切监护下用口罩掩住口鼻,注意不要影响孩子的呼吸和避免孩子啃咬、舔湿口罩。

最好选择私家车、出租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出行,这类车辆与他人接触较少、并可打开窗户通风,也可选择步行。

如必须选择公共交通,尽量选择可自然通风的公交、轮渡等,注意保暖,避免相对密闭的地铁、高铁等。

避免在外停留过久,尤其不要在人口密集处逗留,与他人保持至少 1 米的距离。

注意看管好婴儿,防止触碰卫生状况不明的物品。

外出期间注意携带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湿巾,发现孩子在触碰其他物品后、吃手前及时清洁双手。

但要注意有些洗手液或湿纸巾内含有防腐剂和消毒剂,避免孩子擦手后手上残留,吃到体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何保护好家中婴儿?做好这8点很关键

图片来源:网络

特殊时期,能请月嫂吗?

如果家庭情况许可,尽量不要在疫情期间请外来人员(包括月嫂)照顾婴儿,也不建议前去月子中心等人群相对密集的场所。

如果家庭条件限制,必须请月嫂,务必提前了解月嫂的身体状况、卫生习惯、是否有疫区旅行史和接触史,以降低相互感染的风险。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请月嫂提前到岗 14 天,观察无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后,再由月嫂照料产妇和婴儿。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 2020-2-3.

[2]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儿童家庭防护措施.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435217.shtm.

[3] WHO.Basic protective measures against the new coronavirus.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advice-for-public.

[4]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1:38.

[5]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产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预案工作组.围产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预案(第一版).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0,22(2):87-90.

[6]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常规疫苗延迟接种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及接种建议(第一版)[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3).

[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公众就医临时指南.2020-01-29.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