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发热……糟糕!我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学会这几点,教你克服心中恐慌

“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应加强心理疏导。”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下称“原则”),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官方权威发布的首份心理干预指南。

当我们和家人遇到发热、头疼时,心中的恐慌焦虑该怎么应对?这份心理指南会给你想要的答案,一起来了解一下。

解读:“原则”里提到的第二级人群,就是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以及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

居家隔离的轻症者也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

头疼、发热……糟糕!我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学会这几点,教你克服心中恐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恐慌主要来自不确定感,最好能找到权威的、可靠的问诊平台,提供线上医疗咨询和支持,甚至是一对一的医疗咨询,并获取一个确定的答复。

值得提醒的是,有些人天天在网上看科普文章,但看了半天都不能确定自己的症状是不是新冠肺炎,越不确定越刷屏,越刷屏越焦虑,焦虑和恐慌就会一直存在。

还有一组人群值得关注,那就是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这部分人群被称为“社会支持较弱的人群”,随着疫情发展,拜年聚会等社交活动大量减少,他们又不太熟悉微信等手机社交工具的使用,又不能下楼跟其他人聊天,情绪受到的影响更大。

他们更需要家里人的支持。

世界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遭遇恐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背景,应对恐慌的方式也会各有不同。

头疼、发热……糟糕!我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学会这几点,教你克服心中恐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1.有焦虑性格特点的人

有些人天生就是属于焦虑敏感的,我们称之为“焦虑素质”人群。

这类人平常遇事就容易敏感多疑,焦虑紧张,在这样严重的疫情下,产生过度恐慌也是属于正常的反应,可以关心,不必过度紧张和处理。

通过给予一些心理支持,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特点和状况,放手让他们自我调节就可以了。

2.有精神心理问题的人

这类人在疫情发生之前,就存在一些焦虑、抑郁等情绪精神障碍或过去有心理创伤等问题。

这当前的环境里,他们存在的问题或被激活而复发,或被叠加而加强,所以对他们来讲,继续保持精神医学的治疗处理,并配合有关心理方面的支持是非常有帮助的。

3.普通的健康人

非上述四种类别的其他人;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在这种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关注和参与,防疫控疫的大环境情况下,产生一定的恐慌情绪是完全自然的反应。

我们人类在长期的生存和繁衍进化过程中,面对灾难和挫折,都有很强的自身应对能力,即自愈能力。

头疼、发热……糟糕!我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学会这几点,教你克服心中恐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恐慌来讲,这是他们人生的自然经历过程,无需给予特殊的关心和干预,由他们自然地表达恐慌情绪,慢慢去理解和适应,最后自己走过就行了。

总的来讲,疫情时期的恐慌,多数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并不需要重点去对付的,而应该选择与恐慌同行,允许恐慌,感受恐慌,理解恐慌,最后去接受恐慌。

因为恐慌是信使,它在传递着危险的消息,让我们去防范风险,保护自己。

“我们唯一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这句话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美国大萧条经济危机时期的演讲中说的话。你越恐惧你的恐惧,你就越恐惧。我们不要“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当你认真看完这些的时候,你的紧张情绪可能也少了一些。宁静致远!谢谢您!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