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
最近各大公司也陆陆续续复工了
今天
健闻君就带着大家在这复工的路上走一遭
感受一下医疗行业复工的情形
PART 1 返程路上 往日喧嚣皆不见
复工的第一件事
就是离开老家
出租车上
司机师傅的防护这叫一个到位
△图片由健闻郑琪拍摄
回到北京
街道上往日的喧嚣通通不见
△图片由健闻郑婷婷拍摄
连社区的大门也都紧闭着
回京人员需自动在家隔离 14 天
△图片由健闻郑琪拍摄
PART 2 居家隔离 穿着睡衣也能开会
对居家隔离的小伙伴来说
一张小茶几
一个小板凳
就是他的办公桌
隔着屏幕都能看到
这位架构师小哥老认真啦
△图片由卫宁科技提供
虽然睡衣没法看
但是小伙伴们都羡慕他俩有张“老板桌”
△图片由卫宁科技提供
粘人的喵星人不甘寂寞
跑来捣乱
△图片由卫宁科技提供
PART 3 写字楼前测体温,电梯变身“九宫格”
写字楼前
物业也放出了防疫大招
保安小哥“全副武装”
手持额温枪
△图片由大参林提供
确保每一个人都佩戴好口罩
且体温正常
△图片由强生提供
即使很多人排队
大家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
△图片由锐珂(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提供
这位美女个子略高
咱稍微低低头
△图片由三生制药提供
这位小哥
开车也得测体温呦
△图片由依陆视提供
进公司后
保洁阿姨已经准备好了消毒工具
确保每个角落都消毒到位
△图片由依陆视提供
在阿里西溪园区
写字楼升级了防控措施
在电梯里划分为九宫格
一个格子里站一个
不知道走进电梯的同事
会不会忍不住想吃麻辣火锅
△图片由阿里健康提供
公司的电梯里
也很贴心地在墙上放置了纸巾
专门用来按电梯按钮
尽量不跟电梯按钮进行亲密接触
△图片由阿里健康提供
PART 4 办公室里的防疫战:距离产生美!
走进办公室
同事们在办公室内也全程佩戴好口罩
有些人在办公室戴着口罩超过10小时
感觉自己快窒息
△图片由平安医保科技提供
非常时期
无论平时是多么热情的同事
都变得异常“冷漠”
交谈都要相隔几米
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技能被迫上线
甚至有的公司已经开启了临时办公区
降低人员密度
△图片由强生提供
开会、培训
能远程的就远程
△图片由平安医保科技提供
不能远程的咱也保持安全距离
△图片由广药集团提供
员工饭堂吃饭时
独桌独坐
禁止交头接耳
△图片由三生制药提供
吃饭竟然吃出了考试的感觉
不过大家也都表示理解
毕竟“考试”总比“吃药”强
△图片由阿里健康提供
PART 5 医药人的复工 为了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身处医疗行业的人
早一天复工
就早一天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除夕夜里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工作
在他们的努力下
肺炎智能辅助筛查和疫情监测系统
很快在本次疫情中心城市武汉投入使用
△图片由推想科技提供
医疗机构里
白衣天使们已经穿戴好防护服
开始了新一天的救死扶伤
△图片由泰和诚提供
好姐妹
就是要穿姐妹装啊
△图片由和睦家提供
医疗设备也得在开工前好好做个体检
△图片由泰和诚提供
小病不用怕
大病不要愁
医护人员一出手
包你药到病除
△图片由和睦家提供
在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办公室里
医生们也早早等在线上
为用户提供在线问诊服务
△图片由京东健康提供
后台人员也在积极和药企沟通
保障疫情期间用户用药需求
△图片由京东健康提供
检测机构里
实验人员正在观察肿瘤细胞占比
△图片由臻和科技提供
CT技师也已经全副武装
给用户进行影像检查
△图片由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提供
药厂里
员工正在加班加点生产抗疫前线亟需的药品
△图片由广药集团提供
生产场地和设备也要进行清洁和消毒
△图片由阿斯利康提供
不少医疗器材公司也已提前开工
在工人骤减近半的情况下
用于X光设备成像的胶片生产线
延长了工作时间
现有的工人需要每天工作12个小时
△图片由锐珂(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提供
医药行业的物流批发也已经复工
保障抗疫物资的供给
△图片由诺和诺德提供
出发之前先给车也消个毒
△图片由百洋医药提供
复工也要保护好自己
战胜疫情
我们一起加油吧
△图片由推想科技提供
看到这里的你也复工了吗?
复工期间,你都怎么保护自己?
欢迎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
八点健闻Plus,聚焦健康商业报道。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