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从未像今天这般重要。
与疫情对垒,社区被“委以重任”,被视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
可以说,社区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场战疫的走向,甚至成败。
那么,最真实的社区防控,究竟如何?我们或能从一个社区的防疫大战中管窥一斑。
一个微缩的广州
见到康达华的时候,他正在天河南街道的办公楼里。那一天,是他连续工作的第32天,状态还不错。
作为分管社区工作的党工委委员,他说现在各种机制都理顺了,不像一开始那么累。
康达华,现年33岁。过往履历,可谓简单。上学,一口气读到博士。工作,在广州市委党校,现为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今年1月,他作为优秀年轻干部来到街镇培养锻炼。
到岗不到两周,战“疫”打响。一个长期站在讲台上的人,突然站在了社区防控的第一线。
有何感想?
“(政策)到下面真正落地的时候,还是很不一样。”
有高学历,有社科理论基础,又身处防疫一线——这让他眼中的这场大战,“很不一样”。
康达华(右一)在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社区工作就是这样,啰啰嗦嗦,婆婆妈妈。”
说这话的时候,肖文丹没忍住,自己笑了出来。
从2017年开始,她一直在体育西社区,2019年担任居委会主任。
不过,她并不是人们印象里的居委会大妈——用年轻人的词汇,其实应该叫居委会小姐姐——30岁,毕业于广东财经大学,客家人。她说,现在的社区居委会“两极分化”,或者是大爷大妈,或者是年轻人。像她这样的居委会主任,并不少。
体育西社区居委会
主要人物出场后,我们再来看看即将被解剖的麻雀——体育西社区。
在广州天河,共有21个街道。天河南,是其中一个。
天河南共有12个社区,体育西是其中一个。
但绝不是普通的一个。
每一个生活在广州的人,都可能去过这个社区。从天南海北来到广州的游客,很可能与它有过交集。
它北邻体育中心,向南可一路走到花城广场,正佳广场是社区的物业之一。
天河南街道,位置很重要
“这个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商铺特别多,流动人口特别多。”
听着肖文丹的介绍,恍惚间觉得,这里很像一个微缩版的广州。
广州,一座老城市。体育西,一个老旧社区。这里的楼看着规整,其实是得益于亚运会前的“穿衣戴帽”工程。居民楼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产物,“年事已高”,没有电梯。也因此,很多人将其出租,自己另谋住处。
广州,开放门户,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四通八达。该社区,全开放社区。“全”到什么程度,大大小小的出入口多达28个。外防输入,压力巨大。
广州,千年商都,商贸繁荣。体育西社区,身在广州最繁华的天河城商圈,社区内一楼几乎全是“住改商”,商铺多达200多个,再加上正佳广场,客似云来,颇有商都风采。而这也意味着,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两难”问题,尤为突出。
临街商铺,人气颇旺
广州,资源配置能力强,外来人口多。该社区,出租屋多、企业宿舍多。据居委会提供的数据,社区内出租屋有1500套,来穗人员约4500人。
疫情下的广州,形势逼人,挑战严峻。而多数风险、挑战,都能在这只麻雀身上,体现出来。
最难对付的敌人,是不理解
一个全开放的社区,几乎没有任何屏障,怎么“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对部分路口进行围蔽,成了必选项。
肖文丹说,在春节前后,社区就已经对一些出入口进行围蔽。刚开始比较粗糙,拉一个警戒线,或用一排共享单车,如此而已。
2月7日,广州发布疫情防控第三号通告,明确所有小区实施严格管理。围蔽,愈显重要。
很多出入口被围蔽
“很多居民不理解,很多人直接动手移开、破坏,我们上去劝说的时候,被骂得很厉害。还有些情绪特别激烈,我们只能上门去做工作,这一点是比较难的。”
肖文丹说,社区内商铺多,人口流量太大,很多人不顾围栏,会去破坏,查监控也不好查。所以只能加强巡查,在路口贴温馨提示,提醒大家绕行,不要去破坏围蔽的设施。
如今,在体育西社区,28个出入口仅保留了6个。但在一些围蔽的路口,还是偶尔能看到有人弯下腰,尝试从围蔽的“铁马”下钻过。
无视规则者,并不罕见
“社区就是婆婆妈妈的工作很多。”说起居民的不理解,肖文丹又想起很多。
2月2日,广州公布疫情数据时,将179例确诊病例所涉及的小区或场所一一列出。体育西小区,榜上有名。
其实早在1月21日,该社区就已出现输入型病例。直至目前,也仅此一例。
“当时很多人情绪非常激动,要求把一些出租屋给封了,不能再租了。”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有人一看到“三人小组”就恐慌,打电话问什么情况;有的看到重点疫区的人回来,业主都不让他进社区。
除此之外,还有租户不配合登记,工作人员各种被骂;按规定居家隔离人员不能出门,但有的会试图偷偷跑出去……
“很多人不理解,所以只能反复做工作。这个工作看起来没什么,但真的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肖文丹说,很多居民会不停地跟你讲,一个电话就半个多小时,一天下来做不了什么事情,就不停在接电话(笑),被牵制了大量人力。但不做好又不行。每一件小事如果不及时做工作,就可能变成大事。
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在忙碌
所以,想对服务对象说些什么?
“多理解和支持我们吧。”肖文丹想了一会儿,认真地说。
人钱物,都是难题
布控、宣传、上门摸查,这是战“疫”之初,社区最重要的三个任务。
做起来有什么感想?
“确实挺吃力的。”肖文丹的回答,和很多人想象得不一样。
吃力,体现在人上。体育西社区居委会,共有7名工作人员,六女一男。但疫情防控各个条线的工作,最后都要落到社区,压力可想而知。
党员回社区落实如何?肖文丹介绍,社区共有240多个在职党员,参加活动的有40个左右,不多。这和社区特点有关,社区很多党员都是六七十岁,不方便让他们出力。
物管呢?体育西社区共132栋楼居民楼,体育西小区物业管理其中的124栋。但该物业“实际工作人员很少,在这个小区平常只有4个保安”。
4个保安,意味着连仅剩的6个出入口,都应付不来。多个居民反映,小区物业太弱的问题,在疫情中充分暴露出来。
水马,每天都在花钱
物管跟不上,只好街道兜底。康达华介绍,天河南街道有83个小区,其中27个连物管都没有。
找谁去守?街道的综合治理执法队、出租屋协管员力量,还有各个科室都直接下沉到社区,每天有100多人直接去社区报到,去社区上班。
“很多事情是在街道这一层去做的,和社区形成很好地联动。”康达华说,比如“三人小组”,一些社区是完全没有力量的,街道就成立党员突击队,专门负责居家隔离。比如摸查,社区负责常住人口,他们更熟;来穗中心等负责流动人口,他们更熟悉……
出入口的测温点
吃力,也体现在钱上。
路口围蔽,多用水马、铁马。但或租或买,都需要钱。
体育西社区一开始拉警戒条,用共享单车,说明钱的问题捉襟见肘。
“本来应该物业花钱去租,但这边没有物业的小区太多,都是街道在兜底。”有街道工作人员算了笔账,一个水马第一天运来安装要100元,此后每天10元租金,天河南街道仅租水马一天就要四五千元,疫情以来花费约10万元左右。
重点人员的居家隔离,有时也需要街道兜底。
“重点疫区的人回来,我们要上门去做检测,检测正常就开具居家隔离书,开始每天上门跟踪服务。个别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就要集中隔离。”康达华介绍,天河南街道有区里指定的几家酒店。一天房费三四百元(远一点的便宜些,但很早床位就满了),再加上吃饭,十四天下来至少要五千多元。
“有的出租户,租的房子只有一个是他的房间,不能居家隔离。但他们一般是打工的,酒店一次性收14天的钱,他没有。”康达华说,“街道没办法只能先签字,兜底嘛。最后如果人家实在没钱,可能还得街道给。”
居委会主任深夜大哭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对于社区工作者的致敬、感谢,频频刷屏。
他们有什么心理活动?
“一开始我们也会害怕的。”康达华说,社区工作更多地是执行,按照相关指引去落实。最开始任务不是很清晰,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做,压力、紧张这些情绪都会有。
康达华直言,社区防控确实很辛苦。刚开始要守辖区的公交车站点,街道派去100多人,分三班,从早上六点多到晚上十一点多。很冷的时候,一下子就病倒了好几个。
居委会也是一天都没休。肖文丹说,虽然大家都累,但是都明白疫情是特殊时期,没办法,都撑着,周末积极主动地回来加班。
“(疫情)能防住除了运气,全靠这些基层的人拼死拼活在那里堵。”
让康达华印象最深的是,有几次晚上十一点多,接到居委会主任的电话,“她们压力太大,在电话里都哭了。然后把我说一通,说没有考虑他们。”
返城人员越来越多
他说,感觉基层的人还是很好的,广州的基层很牢。党员都是非常积极踊跃地顶上去,没有说什么。但有时候会被折腾。
比如经常一天要接待多个督导组检查。
比如个别职能部门的要求在“打架”。有的来督导消杀的问题,有的又说,消杀太多,对身体是有害的。
比如填表。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每个社区至少要有一个人专门做报表、报告。
果真如此?“其实一个人未必能应付得来。基本上肯定少不了一个人是必须盯在那里做报表的。”肖文丹说,以前很多数据要日报,每天要报好几份表,一会儿要这样报,一会儿要那样报。后来转变比较大,工作相对减轻了不少。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基层花了很多时间在台账、报表上,尤其是当上级的报表数据发生改变时,基层社区工作者要花数倍的时间去纠正。台账报表固然重要,既是工作的体现,也是工作的支撑。但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少做无用功,为基层减负,值得全体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思考。”
在一次总结材料中,康达华这样写道。
写在最后
站得高会看得远,但很难贴地气。
就像电影里,全景镜头更为壮观,但近景、特写,才看得最为真切。
这次走访,不过浮光掠影,但一个社区的战疫亮点、难处,在不知不觉中浮出水面。
眼下,广州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正如体育西社区,随着复工复产加速,防控压力有增无减。
采访中,康达华说过这样一句话:“上面印发的都是文字,把文字变成现实,这其中有个过程。”
惟愿在这个过程中,少一点和我们想象中不一样的地方。
作者 | 夏振彬
排版 | CAT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点击购买最新一期《南风窗》
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