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新型冠状病毒更可怕的病毒:恐惧

我们更常害怕而非受伤,我们的痛苦大多来自想象而非现实”——塞内卡(古罗马哲学家)

比新型冠状病毒更可怕的病毒:恐惧

「dance of death」

长久以来,人类都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为此,我们的大脑每天不断地接收与处理成千上亿的信息。由于大脑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因此衍生出了一套处理系统,其中一种就是恐惧。

恐惧起初来源于我们的生存本能。我们产生恐惧情绪,从而对外部的威胁进行防御。例如我们对火,黑暗,闪电与野兽的害怕。

渐渐地,大脑的这套恐惧的处理系统像病毒一样学会了干扰甚至摧毁其他系统,影响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以及身心健康。

14世纪爆发的黑死病(Black death)导致了欧洲30%-60%的人死亡,2005年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达50%。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认为,由于这些灾难性疾病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不可理解,不可预测与不可逃脱的,人们自然地产生了异教徒式信仰以逃避对死亡的恐惧。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你了解你的恐惧吗?你又能抓住什么来驱散它呢?

我们是如何学会恐惧的?

大多数恐惧是我们后天学会的——即“条件恐惧”。

在华生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中,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阿尔伯特起初并不害怕老鼠,而且还很愿意与这只小老鼠玩耍。此时,实验者开始在每次阿尔伯特想要接触老鼠的时候播放巨大的噪音,很快,老鼠与噪音在婴儿脑中建立起了连接,阿尔伯特开始害怕它,并且一旦这只老鼠靠近,便放声大哭。

此外,心理学实验表明,婴儿很早就可以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焦虑感。如果父母常常带有不安的情绪,或不适当不及时地回应婴儿的生存需要,会导致婴儿的不安全,不稳定的心理模式形成,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以更恐惧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这就是起初的社会心理危机。

比新型冠状病毒更可怕的病毒:恐惧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恐惧?

在威胁来临时,我们的大脑是怎样作出反应的呢?这就要提到产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重要结构——杏仁核(Amygdala)了。这个“危险探测器”杏仁核会极其快速地激活下丘脑(Hypothalamus),从而使我们自动作出进入“战斗模式”,以应对危机。比如心跳加速,新陈代谢加速,感官增强等等。

比新型冠状病毒更可怕的病毒:恐惧

而对现代人来说,当我们被杏仁核劫持时,通常作出的反应便不再“理智”了,因为我们的注意力与大脑资源像部署作战一样被调派到了“战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偏向对情绪和直觉进行反应,而非理性分析。此时,人们更容易对“指导性信息”产生信任与盲从。这也就是为什么各种媒体能够乐此不疲地消费大众恐惧的原因——因为这些告诉我们该怎么做的信息会激活我们最古老原始的生存本能,而我们不自觉地对它“上瘾”。

恐惧会像病毒一样传播吗?

情绪是会传染的,尤其是恐惧与愤怒在群体内的传染。

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其中一方的情绪状态会被另一方感知,并且产生相似的情绪。这个过程会自动,持续地发生。

通常情况下,我们更容易被亲密关系所影响(Van der Schalk,2011)。当我们喜欢某个人,或与某人的相似性/认同性更高时(两者并不矛盾),更容易感受到对方的情绪反应。比如孩子常常在听到同龄孩子的哭声后也随之哭起来。

比新型冠状病毒更可怕的病毒:恐惧

当我们追溯个体的过去时,会发现很多在童年时造成更多不安全感的人,会更愿意加入某个团体来寻找归属感和意义感,同时隐藏自己害怕被拒绝的恐惧。而此时,他身处的团体会更容易对他造成影响。

面对恐惧我该怎么做?

少信息输入

减少收看关于疫情的新闻媒体的时间,

避免信息过度导致认知损伤,建立负性连接。

读 书

大脑不能分辨你是否真的在做一件事还是想象着做一件事。增加想象力能够有效地锻炼大脑的认知功能。

运 动

健康的大脑建立在健康的身体上,锻炼身体也是保护大脑。

和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的交谈

大脑会学习如何接受其他信息与想法,而当你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意味着杏仁核的激活会降低,从而更好地调节恐惧与焦虑的情绪。

刀尖舞者

skdj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