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医院“守门人”:学会“变身术”啥活儿都能干

医疗救护分秒必争,离不开幕后保障,地坛医院保卫处处长马书岭就这样一直坚守在医院。他说:“特殊时期,我们要有美猴王的‘变身术’,特别是应急工作,必须随叫随到,啥都能干。”

地坛医院“守门人”:学会“变身术”啥活儿都能干

右为马书岭

变身管道维修工

马书岭坚守岗位的第一个“大考”就是医院行政楼前的消防水管崩了。那是大年初六,天寒地冻,水立即在地面结冰,很快形成一块30多平方米的冰地。马书岭立即带人拿上铁锹、墩布和抽水泵往现场跑,安排人张贴防滑标语、安排人在楼门口撒沙防滑。

“这条水管供手术室、透析室用,白天修不了,只得等晚上!”夜里10点,两盏应急灯在行政楼前点亮,灯下是马书岭和同事们挖沟的影子。冻土难挖,他们四个人挖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到了爆裂的管道。

马书岭一马当先跳进1.2米深的沟里,用电锯切割着管道,由于水花四溅,有触电的危险,工作不得不一次次中断。凌晨3点,眼前这个直径15cm的管道只被切割了三分之二,剩下的管线密集不能再用电锯了。“换小钢锯!”听着不可思议,但眼下没有其他办法。就这样,几个人轮流一点点干,磨坏了三双手套。

清晨5点,医院行政楼前一切恢复如初,过往的行人或许不知道昨夜发生的一切,也不知道干完活的马书岭脸上溅得全是泥,衣裤都结了冰,春节新买的鞋子也成了“水泥鞋”。

地坛医院“守门人”:学会“变身术”啥活儿都能干

在医院施工场地安装消防管道

地坛医院“守门人”:学会“变身术”啥活儿都能干

日常安全巡检了解施工安全情况

让医护有地儿停车

地坛医院是定点救治医院,由于疫情防护需要,停车场的空间被压缩了一半,而剩下的一半空间需要优先让患者及家属使用。那么医护人员的车往哪停呢?作为保卫处处长,这事让他头疼。

“我首先想到了交通部门,很给力,临时协调周边六个点位停车,可还不够!”马书岭打起了“邻居”的主意:“那儿有空地,搞不好能行!”马书岭立即前往距离医院不到400米的东郊农场。

“能不能借我们块平地,用来停车?”马书岭试探性地询问农场负责人。“没问题,走去看看哪合适!”农场领导的爽快让马书岭握紧双拳,感受到了力量。马书岭和这位农场的负责人实地勘探,终于找到了一处符合要求的地方。

农场变临时停车场,还要经过一翻改造。当夜伴随着勾机、铲车、平地机、压路机陆续进场,天上下起鹅毛大雪。两家单位的12位职工变身修路师傅,铲地、平地、铺路,在大雪中“奋战”了整整一夜,终于辟出一块平坦的路面,能够同时容纳200辆车。

地坛医院“守门人”:学会“变身术”啥活儿都能干

守门站岗为进医院人员测温

守门认死理儿也要有弹性

疫情期间的基础保障陆续完善了,当前马书岭的重点任务就是做好“守门员”,守好医院的25道门。

“现在普通病人压缩探视时间,不让集中探视等。不过有一天我破了个例。”马书岭说。

一天夜里21点多,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带着好几个家属来到肿瘤科说要探视住院的老伴,手里还拎着些吃的,正好被巡视中的马书岭拦了下来。

“探视时间过了,其他病人也都休息了,你们这样上去不合适。”马书岭向老人解释原因。而老人情绪激动,说老伴病情严重,一定要看一眼,马书岭极力劝说,却被老人骂“没人性”。

“我心里特别难受,但也感觉被骂醒了,是不是应该灵活点,是不是真的很危急?”马书岭答应老人向病房问问情况。不一会儿,马书岭得知,老人的老伴确实情况危重,同意老人一个人探视。得知允许探视,前一秒还吹胡子瞪眼睛的老人,立刻变得温和起来。

马书岭武警出身,令行禁止是他的履职原则。但他做保卫工作十年,心中始终有杆秤:认死理儿也要有弹性,不然伤的是人心。

地坛医院“守门人”:学会“变身术”啥活儿都能干

负压病房施工现场查看动火作业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曲经纬

编辑:徐慧瑶

流程编辑:洪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