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发育结束后,人体身高一般保持恒定,但对一些老人来说,可能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越来越矮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
老人变矮原因多方面
北京老年医院医务处营养办公室副主任营养医师姬长珍表示,老人变矮有多方面原因:第一,随着年纪增长,人体内钙元素容易流失,出现骨质疏松,骨密度改变,就会引起身高“缩水”;第二,年纪大了,骨骼、肌肉的弹性和韧性降低,筋骨萎缩,人就会佝偻变矮;第三,有些老人平时站姿、坐姿不当,脊柱长期受压迫,产生驼背现象,同样影响身高。因此,变矮的老人通常还伴有骨质疏松、椎间盘变性、驼背、O型腿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年纪大了身高略有“缩水”属正常现象,可能比自己成年时期顶峰身高矮1厘米~3厘米,但如果矮了3厘米~5厘米甚至更多,就要就医检查。
排斥肉蛋奶是个大问题
一些老人平时吃得太素、排斥肉蛋奶就是大问题。首先,长期吃素,营养摄入不均衡,尤其是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加快老人肌肉减少,筋骨弹性、韧性不足,易出现佝偻无力。其次,肉类是补充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会导致钙吸收不足,加剧骨质疏松和器官功能退化。
很多老人之所以不爱吃肉蛋奶,是误认为其和“清淡饮食”冲突,以为吃青菜“最健康”。一般来说,只有处于疾病急性期的老人,因往往伴有发热、食欲不振和消化功能减退,才暂时建议少吃肉或不吃肉。一旦过了急性期,在养病期间,就需多补充肉蛋奶,有了优质蛋白和能量,老人才能更好康复。需要强调的是,“清淡”指的是避免吃高盐、高油、高糖以及味道过重的食物,多是对烹饪方式的要求,而不是禁止肉蛋奶等食物摄入。
来源:《燕都晨报》
编辑:梁婧
校对:王千惠
审核:王俊聪
风雨同行 共克时艰
给我点在看的人
越来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