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的樱花开了。如约绽放的樱花,为武汉的春天按下了播放键。
这个万众期待的春天,离不开一批批援鄂医疗队风雨无阻、千里驰援的最美逆行。
近日,之江儿女迎回了一批批援鄂返浙医疗队队员。在湖北,仍有浙江医疗队队员继续坚守「疫」线。其中,我院院长葛明华带领的 172 人医疗队,以及我们的「后勤总管」——临床医学工部主任助理凌磊,带着 5800 余万家乡人民的挂念,继续奋战中。
武汉远比想象中坚强
「查房、讨论病例、落实院感防控……在武汉像是被按了加速键,就连走路也被小跑代替了。」浙江第五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带领着医疗队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先后接管两个重症病区。截至 3 月 30 日,病区累计经管患者 73 人,治愈出院 29 人。
比起带领 172 名队员初赴武汉时的紧张,见证了武汉 30 多天的「拨乱为治」,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转战到金银潭医院,这一次转战葛明华多了几分从容和信心。「武汉远比我想象中坚强,医疗队员远比想象中勇敢,坚强的武汉人民遇上勇敢的医护人员,脱下口罩指日可待。」葛院长说,转战金银潭,医疗队目标没有变: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把病人治疗得更好,另一方面要全力保护每个队员的健康。
「逆风而战,我相信每位队员心里都会紧张和害怕,医疗队中有 54 人是『90 后』,比我女儿大不了几岁,看到他们冲锋陷阵我特别心疼,同时也为他们的勇敢和专业感到欣慰。」葛明华坦言,作为从医 30 年的「老江湖」,进入隔离病房他也会紧张,他和年轻人们常相互打气。
「为了胜利我们宁愿迟点回。」他们披荆斩棘,继续攻坚。
一帮病人等着我回去做手术
「有一家五口都因疫情住院,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又如一些患者面对亲人的离世悲痛万分,仍会忍着眼泪对帮助自己的医护人员说谢谢。武汉人民很勇敢。」截至 3 月 30 日 24 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50006 例,累计治愈出院 46002 例;部分公交及地铁线路恢复运营;城市公园逐步开放……虽条件艰苦,但频频传来的好消息也让葛明华院长相信,坚强的武汉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谈及这次疫情,葛明华院长认为,疫情如同「警报器」,公共卫生安全的警钟被敲得更响。
「疫情之下我们也需要深思,应尽快将疾控体系建设提到新的高度,完善因疫情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治理、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不足。」他表示。
被问及「回家后最想做的事」,葛明华保持了惯有的理性,给出的答案令人「意外」——「等疫情过去,我最想进手术室给患者做手术,毕竟还有一帮信任我的人在等我。」
商务车 50 多天跑了 1 万公里
我院临床医学工程部主任助理凌磊作为后勤保障总组长,继续留守武汉,直到浙江医疗队最后一批队员撤离。平凡而暖心地坚守,一直为所有奋战在抗疫前线的战士们默默付出,他也是这场战役的英雄。
「我这两天的主要任务是整理仓库,分批分类处理物资,一些捐给当地政府和医院,另一些寄回浙江。」凌磊说,截至目前,医疗保障组已经整理了 260 箱物资运回浙江,后续预计还将寄回近 400 箱。
凌磊坦言,浙江医疗队刚来武汉的一个月是最艰难的。前半个月,物资匮乏,采购困难,物流不通;后半个月,队伍增多,协调管理……刚来的时候,为了多方寻找防护物资,凌磊每天要加 100 多个微信好友到处询问。大年初七,当筹集来的第一批口罩运到武汉时,他非常激动:「解决了第一批,后面就有希望了!」凌磊说,在武汉的两个多月里,用于协调和运输物资的商务车跑了 1 万多公里。
困难面前,国家和省里及时给予调配和补充,浙江医疗队队员们也通过个人渠道广发信息筹措,来自医院、学校、企业、社会各界的捐赠陆续运来。每当物资抵达,医疗队员就争先恐后地帮忙搬运,这个画面深深地印刻在凌磊的脑海中。
图片来源:浙江省人民医院
文章来源:浙江省人民医院
声明:本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