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两个月大!成都最小境外输入性病例正接受治疗 目前病情稳定

4月1日,成都公布新增1例两月龄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两个月大的婴儿被确诊的消息一传出,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据了解,该患儿正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仅两个月大!成都最小境外输入性病例正接受治疗 目前病情稳定

年仅两个月,成都最小的境外输入性病例。

成都最小境外输入性病例 诊断为普通型

据成都市卫健委官方通报显示:该名无症状感染者,男,2月龄,美籍华人,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3月15日随家人乘坐DL1664次航班自美国杰克孙维尔到达美国纽约,换乘DL870次航班到达美国旧金山;3月16日乘CI3次航班到达中国台北;3月17日乘CI551次航班抵达成都。

该婴儿入境时体温正常,无异常症状,转送集中隔离点采样检测,3月18日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继续接受隔离医学观察14天。3月31日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被立即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现无异常症状,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仅两个月大!成都最小境外输入性病例正接受治疗 目前病情稳定

这是成都最小的境外输入性病例。

据了解,这是成都最小的境外输入性病例。4月2日下午,成都市公卫中心结核一病区主任、应急队队长杨铭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患儿广广(化名)是4月1日下午转运到院的,“他前期都在隔离医学观察,可能是在解除隔离前的复查中被检测出核酸阳性,从而确诊。”

杨铭介绍,患儿送来的时候没有表现出异常的哭闹、发烧、咳嗽等症状,医院在进一步进行CT检查时发现他肺部有感染。

根据临床分型,新冠肺炎被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该患儿属于普通型患者。

据了解,该患儿并非单独住院,他的外婆也因确诊新冠肺炎而入院,所以该患儿在医院暂时由其外婆照顾。

治疗:局部雾化、口服中药、中药泡澡

据了解,这并不是成都市公卫中心收治的首个6个月以下的新冠肺炎确诊患儿。2月9日,一名来自成都周边区县的3个月大的小男婴因聚会被感染,从当天开始隔离,直到3月10日治愈出院。杨铭介绍,相比两个月大无症状的广广,3月龄的周周(化名)来院时出现了咳嗽症状。针对该症状,医院采用了婴幼儿适用的止咳类药物进行治疗。

杨铭说,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年龄太小,很多常规的抗病毒药物不适用。加上患儿自己无法表述,除了检测体温外,医生还要通过观察患儿的“吃喝拉撒睡”来掌握其病情变化。由于许多药物不适用,所以医生主要是通过 局部雾化和口服中药以及中药泡澡来进行治疗。

杨铭表示,广广从4月1日入院到现在时间并不长,病情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目前来看病情还算比较稳定。

已经出现两例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发生感染,这是否表明年龄越小越容易感染呢?

“并不是。”杨铭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公卫中心作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截至4月2日16时已接收本土病例102例(已于3月19日全部清零)、输入性病例15例,“收治的117例病例中,以成年人和老年人居多,小婴儿只有两例(周周3月、广广2月),除此之外最小的患者为9岁。”

■医生建议

有幼儿的家庭应避免去人群聚集地

为何广广会发生感染?杨铭分析,他是从美国疫区回来的,在原来生活的环境中就可能 被感染了。另外,他的家人中也 有确诊病例,所以也不排除他在家中被感染的可能。

杨铭说,小朋友的防护与成人的防护总体原则差不多,“但由于孩子小,本身 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样主动采取防护措施,且小于1岁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那就需要家庭成员进行把关。”

首先,家庭成员要做好自己的防护,“勤洗手、戴口罩”,接触孩子时要非常注意手的卫生, 以减少传染给孩子的几率。

其次,清明小长假将至,在疫情还未真正结束前,她建议有幼儿的家庭要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仅两个月大!成都最小境外输入性病例正接受治疗 目前病情稳定

成都市公卫中心结核一病区主任、应急队队长杨铭。

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章玲 图片由院方提供

编辑 彭疆

(红星新闻V6.8全新上线,欢迎下载)

仅两个月大!成都最小境外输入性病例正接受治疗 目前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