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意志力,是会耗尽的。
作者/梅花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与冲向健身房的报复性健身相反,一部分健身爱好者,因为疫情逐渐放弃健身。
这种放弃健身并不是个例,甚至完全符合科学原理:疫情后的意志力损耗导致的疲倦,以及动力不足,是健身爱好者放弃的两大主因。
由于疫情焦虑下多巴胺下降,不再愿意大重量深蹲、热血HIIT已被科学证实。甚至说,与日漫里常出现的热血少年不同,健身者的心理毅力与生理耐力一样,其实也会被耗竭。
焦虑情绪是无动力的温床,居家环境下的多诱惑,也会削弱健身爱好者们尚存不多的斗志。
最明显的是,居家美剧韩剧、游戏社交,正消耗运动爱好者有限的意志力。
意志耗竭理论指出,大脑是一个高能量器官,由稳定的葡萄糖(血糖)供给动力,而努力维持自我控制的脑细胞消耗葡萄糖的速度,比补充葡萄糖的速度要快
此外,养成健身习惯需要时间,而养成不健身的习惯,也会在3个多月的疫情期逐渐形成。
健身习惯的养成需要时日,而疫情让一部分逐渐放弃健身,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找回。
为什么部分人不健身了
疫情爆发至今,焦虑情绪广泛蔓延。初期集中表现为信息爆炸背景下,担心感染的生理不适,随后而来的,是长时间封禁后,工作生活压力带来的社会不安全感。
对健身爱好者而言,疫情引起的焦虑情绪是导致运动动机不足的重要原因。
根据《神经科学与生物行为学评论》一书中的相关研究指出,情绪与动机主要由大脑中重叠的、相似的位置和网络所支撑。情绪与动机,通常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行为实现。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健身爱好者,突然的运动动机不足。
更具体而言,运动动机不足,源自焦虑情绪下的低水平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受,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从而刺激行动以实现目标。
发表于NCBI杂志上的《多巴胺能控制动机和强化学习:奖赏导向行为的闭路解释》一文,进一步阐明多巴胺水平越高,运动的动机也越高。反之,运动意愿则会下降。
行为神经科学家约翰·萨拉蒙在一项动物实验中证实了运动动机与多巴胺的正相关关系。
实验对象是两组老鼠,它们既可以选择栅栏前一堆数量较小食物,也可越过栅栏吃到另一堆两倍大小的食物。最后,多巴胺水平较低的老鼠几乎总是选择简单的方法,选择小的一堆,而不是为了更大的回报跳过篱笆。
除却焦虑情绪,无限的诱惑削弱着有限的意志力,是健身意愿下降的另一个原因。
意志力与跑步耐力一样,都是会耗竭的。
意志耗竭理论指出,大脑是一个高能量器官,由稳定的葡萄糖(血糖)供给动力,而努力维持自我控制的脑细胞消耗葡萄糖的速度,比补充葡萄糖的速度要快。因此,抵制反复的诱惑会造成意志力的下降。
对于运动爱好者而言,长期处于无运动氛围的居家环境中,种种「更有趣、更简单」的选择,将不断消耗运动爱好者的意志力。
美国心理协会(APA)针对意志力与体能测试做过如下实验,当志愿者观看一部情绪化的电影时,他们被要求抑制自己的情绪。相比与那些观看电影并且反应正常的志愿者而言,情绪抑制组更快地放弃了体能测试。
■美国心理协会(APA)
从实验现象也可以证明,意志力受损直接影响运动动机。居家背景下无氛围,手游、电视剧、上网等种种诱惑选择下,健身的自律性呈下降趋势,不足为奇。
最后,长达三个多月的疫情居家期,也为「不健身」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已经维系了长达3个多月的疫情期,不仅在积极性与意志力上削弱着人们的健身习惯,也给「不健身」习惯的逐步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成熟时间。
整形医师Maxwell Maltz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于1960年出版的《Psycho-Cybernetics》一书。当他给患者进行手术后,患者肢体大约需要21天,才能适应术后内容,提出养成习惯需要大约需要21天。此后,人们开始更多关注习惯养成与时间的关系。
■《Psycho-Cybernetics》
在此基础上,更多习惯养成研究涌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心理学家克里斯托佛·阿尔蒂奇经过研究发现,在习惯养成上,如果让受试者暂停一周行为执行,习惯养成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这符合了疫情下暂停锻炼,重拾运动习惯变得很难的事实。
另一方面,暂停锻炼,也意味着「不健身」习惯的养成。
伦敦大学《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在现实世界中塑造习惯的形成》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实验要求96名志愿者选择一种固定的饮食或活动行为,在相同的环境下,将该项活动连续进行12周。如晚餐前50个仰卧起坐,或是早餐后散步10分钟等。
研究发现,坚持到最后的82名参与者,在习惯的养成上都呈现相似的模式:随着行为的不断重复,习惯性程度不断增强,过程中更一致的行为执行,呈现出更快的习惯养成。
因此,长时间的「休息」,意味着健身习惯的削弱,也意味着「不健身」习惯的逐步形成。
总而言之,焦虑情绪是无动力的温床,居家环境下的多诱惑进一步削弱了健身爱好者们的意志力,长时间的居家宅让不运动习惯开始养成,疫情发生,部分人不再健身。
恢复健身习惯怎么做
//清空过载大脑,缓解焦虑
谣言与耸人听闻的报道,只会助长恐惧。没有足够的认知水平与信息甄别能力,海量信息不仅没有意义,更会让人觉得无所适从。谣言之所以比真理传播得更加快,是因为抓住了人们在信息不对等情况下的焦虑心情。
对新闻和社交媒体的持续监控,会很快导致强迫性和适得其反的焦虑情绪,而不是缓解焦虑情绪。信息的获取上,应坚持使用值得信赖的来源,如官媒新闻等,同时,对自己查看相关信息的频率进行限制。
本意是了解更多,却在海量信息中加剧了焦虑。需要适当控制自己对信息的摄取,放下手机、关上电视机,让信息及情绪在「过载」的大脑清空一下。
//从少量运动开始,体验运动幸福感
健身习惯的恢复不在一朝一夕,恢复运动健身,可以从增加运动体验幸福感开始。每周少做10分钟的体育活动或每周锻炼1天可能会增加幸福感。
密歇根大学在2018年进行体力运动与幸福感研究,该研究对主要数据库进行了系统搜索,所有的观察研究都显示了体育活动和快乐之间存在积极联系。随机对照试验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癌症幸存者身上,表明有氧运动和伸展/平衡运动都能有效地提高幸福感。
//建立运动激励机制,增强意志力
意志力就像肌肉,反复使用会疲倦,因此,尽可能避免将自己暴露在太多诱惑选择之中。
另外,人类的大脑倾向于即时满足,而非延迟的回报,将运动任务拆分细化为几个小目标,并为每个小目标分配有价值的奖励,意志力就会被激活。
//循序渐渐养成习惯
《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在现实世界中塑造习惯的形成》还指出,在代表着习惯养成的自动性渐进曲线,参与者达到其95%所需的时间从18天到254天不等。这意味着人们达到自动性极限所需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
也就是说,偶尔跳脱常规,不会导致习惯养成的终止,当一种行为在一个一致的背景下重复时,自主性总体上会随着一条渐近曲线逐步增加。■ GYMSQUARE
-END-
欢迎给GymSquare精练公众号标星
在文末右下角点击「在看」
精练
GymSquare
与精益练习者,建设自由健身广场
GymSquare是一个原创的精品健身内容平台,
回复「开场」
加入GymSquare种子用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