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

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

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

在北京援鄂医疗队位于昌平的隔离点,昨天下午迎来一场关于创伤疗愈和抑郁症的心理讲座。队员们将在短时间内调整心态,回归正常生活。

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

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沙莎列举了一些可能出现的创伤后的反映:

有些人头发会有小的发干发白,有些人可能会睡不着觉,像我就是出汗。无论这个创伤多大,每个人的身上是有自动重启和恢复完整的能力的。

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

50分钟的讲座之后,沙莎用自己录制的音频把大家带入到一个由自己想象出来的环境里:

我们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让大家成为创伤治疗的专家或抑郁症的专家,我们需要的是让大家在我们这个心理驿站里真的被疗愈,我们创伤就是现场进行疗愈。

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

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

在二十分钟的放松之后,在场的队员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

最近我发现记忆力减退特别厉害,所以要药我昨晚就没吃,昨晚也没怎么睡……

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

平时医护人员面对生死,救死扶伤,拯救患者就是拯救家庭。而刚刚结束的这场战役不同,拯救患者,意味着民族的希望,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责任感很难体会:

真的是觉得天都是黑的,心情也不好。

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

援鄂期间,安定医院两位心理专家完成了北京医疗队一对一心理治疗69次。其中36人次接受了药物治疗。来自同仁医院的护士韩遵海只要不上班就喜欢参加每天下午心理驿站的活动:

老师,你看我这个问题严重不严重,我怎么弄啊?一说就能踏实了好些,就不用分心了,感觉到了一个安全的港湾,坐一坐聊聊天,或者听别人的一些问题,专家们怎么说的,主要是把自己的情绪和心境稳定下来,就踏实了。

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

回到北京的几场讲座,这一场人数是最多的,沙莎分析虽然很多队员都是经过一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的专业历练,本身心理素质很强,但是在应激状态下还是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症状:

大概是到第一个月的时候,那种焦虑还是挺突出的,就是每天会担心自己防护是不是到位,会不会被二次感染。这个其实也是在非典的数据当中都被印证了,就是很常见。

我们总体会发现我们医疗队的队员,当我们脱离了武汉回来,我们又需要对大家的应激的反应进行二次的评估,从一个高强度、高效率、高能的状态突然停下来了,这种刹车其实本身大家都会遇到一些适应的问题。但我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大家就会自动恢复了。时间就是良药,而且每个人都有自我复原力。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采写记者:王劲清

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

●最新!北京昨日无新增!31省市区昨日新增确诊99例,其中2例为本土病例

●《自然》杂志“道歉三连”:停止污名化,愿承担责任并道歉

●上海新增52例境外输入,51人搭乘同一航班!

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

分享给朋友,我“在看”哦

从“战场拼杀”到“枕戈休整”——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堂心理疗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