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新闻联播、央视新闻1+1、澎湃新闻、人民日报等
绥芬河,隶属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座县级边境小城,近日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十八线”小城面临抗疫巨大压力
3月21日以来,绥芬河口岸累计入境2497人。截至4月13日零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3例,无症状感染者102人,疑似病例8例,1479人仍在集中隔离观察。
目前,绥芬河口岸已暂时关闭。
绥芬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永平在13日的《新闻1+1》节目中指出,绥芬河确诊病例主要来源于三部分:一是部分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二是部分疑似病例转为确诊病例,三是部分正在集中隔离的人员中出现了确诊病例。未来集中隔离观察的一千多人中可能还会有15%~20%转为确诊病例。
此刻,这座仅有7万人的“十八线”小城正扛着巨大压力,抗击从境外输入的新冠肺炎病毒。
各方紧急驰援绥芬河
13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舱医院指挥车、移动X线机、移动CT机及12名工作人员驰援绥芬河(总台央广记者徐志强摄)
4月9日,牡丹江市长王文力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原本,绥芬河可用于隔离的宾馆只有800多间房,牡丹江市迅速统筹资源,筹备了4200间;绥芬河传染病医院原来只有17张病床,当地集中投入人力、物力,支持改造绥芬河市人民医院、牡丹江市康安医院,使救治能力达到600张床位。
黑龙江省委赴绥芬河市疫情防控工作组医疗救治组组长于凯江指出,3月31日至4月9日,黑龙江先后派驻71名省级管理、疾控、临床专家抵达绥芬河和牡丹江直接参与救治工作,牡丹江市派驻151名医务人员支援绥芬河市救治工作。
他还表示,绥芬河城市偏小,配套资源不足,如果疫情没有扩展到一定程度,患者量在1000左右,牡丹江可以承受,如果再超出这个范围,对牡丹江的承受力有很大的担心。
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已紧急驰援绥芬河,搭建了负压式帐篷移动实验室,使当地核酸检测能力达到每天1000份以上。绥芬河口岸方舱医院的医疗设备也已调配到位,设定床位580张,并从黑龙江省调集300名医护人员,集中救治境外输入疫情中的无症状感染者。
13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组派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绥芬河,派驻人员包括管理和感染重症呼吸等医疗专家以及卫生应急、传染病控制、实验室检测等公共卫生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视疫情形势,根据需要及时调派力量,支援相关地方开展工作。
奔赴绥芬河支援的专家中,有刚刚从湖北返程的援鄂专家,其中就有两位“重症八仙”——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管向东教授。他们“甲衣未解”,又再赴征程。
sdfd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微博)
为什么是绥芬河?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近期通过绥芬河口岸入境的,主要是莫斯科最著名的两大批发市场萨达沃、柳布林诺的华商。他们很多人此前没听说过绥芬河这座城市。
3月25日,俄罗斯宣布3月28日到4月5日所有居民在家带薪休假,后延长至4月30日。受此影响,市场关闭,住在市场配套宾馆的华商也被要求搬离,进行消毒。无法营业、没有收入、在俄没有医保、只会简单俄语、就医不便,而且面临感染风险,华商们自然想要回国。
然而,回国并不容易。早在2月1日,俄罗斯已停止俄方所有航空公司飞往中国的定期航班,改为以包机形式执飞。3月27日,俄罗斯决定停运所有国际航班。
航班不行,只能曲线回国。当时流传的攻略里,主要有两条线路:莫斯科-符拉迪沃斯托克-绥芬河、莫斯科-赤塔-满洲里。绥芬河有动车,因此第一条线路更优。
(图片来自网络)
据悉,1月31日零时起,俄方临时关闭远东地区口岸客运,绥芬河口岸委及时上报黑龙江省口岸办,与俄方协调开通临时班车接送两国滞留人员回国。这条通道是黑龙江省唯一保持常态化开通临时客运旅客班车的口岸通道。从春节到3月16日,累计安全运送双方滞留旅客3557人,其中入境2010人。
随着国内疫情稳定,俄罗斯疫情暴发,绥芬河口岸升级了防疫措施。3月21日,黑龙江省对进入该省的所有境外人员100%测温、100%进行流调、100%核酸检测和100%集中隔离观察14天,实施全流程健康监测和管理服务,实现“闭环管控”,严防境外疫情输入。5天后(3月26日),绥芬河市首次检测出1例核酸阳性病例。
俄罗斯输入病例有三大特点
黑龙江省委赴绥芬河疫情防控工作组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于凯江指出,早期国内重症患者特点一是年龄偏大,二是多数有基础性疾病。而这次在俄罗斯输入的病例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多数患者延误了治疗时机,一般延误10天左右。延误的主要原因是从莫斯科要坐飞机到海参崴,飞行9个小时,还要坐公共交通到绥芬河口岸。此外,还有部分确诊病例早期出现发烧症状后,对于是否回国比较犹豫,也耽误了一定的治疗时机;
从年龄结构看,这些病例多为40至50岁,在国外经商者居多;
此外,还有三分之一的重症病例伴有流感症状。
俄罗斯给中国外防输入敲响警钟
据《环球时报》社评,俄罗斯是没有做好严防境外输入疫情的最新殷鉴。在一个多月前疫情大规模吞噬欧洲的时候,俄曾经一度给人以成功将疫情挡在了国门之外的印象,3月2日它才确诊了第一个本土出现的病例,比西欧和美国都要晚得多。它也对中国人入境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限制措施,但最终功亏一篑。
(图片来自新华网)
据俄方专家分析,3月下旬有数以十万计的俄罗斯公民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等西欧国家返俄,而且以莫斯科为终点或经莫斯科中转的人居多,导致莫斯科成为俄疫情最大的暴发地。欧洲作为世界的枢纽地区之一,俄罗斯人对那里的防范难度远高于之前他们防范中国方向的情形。
中国人眼看着俄罗斯从“防得最好的国家”变成新的疫情暴发点,这是给我们外防输入、避免第二次疫情大暴发敲响的严厉警钟。
目前,我国来自俄罗斯方向的境外输入病例近日激增,迄今已有至少409例输入确诊病例,俄罗斯一举成为中国最大境外病例输入地。
除了边陲小城绥芬河因在俄华人陆路回国而“沦陷”外,四月初以来俄罗斯飞往中国的每个航班上都出现很高的旅客感染率,折射出俄罗斯目前的疫情显然在加速扩散。
莫斯科当地时间9日晚,俄罗斯航空SU208班机从谢诺梅杰沃机场起飞,于北京时间10日早间抵达上海浦东机场。据上海卫健委通报,截至13日上午,该航班输入确诊病例总数达60例。
另一架莫斯科-北京CA910航班于4月6日降落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截至4月12日24时,山西省卫健委已先后通报了35名搭乘该航班的旅客确诊新冠肺炎。
我国海关卫生检疫措施将更加严格
在1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表示,海关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在航空、水运、陆运口岸采取更加严格的卫生检疫措施:
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流调问询方式,将核心聚焦在是否有接触史的直接线索,对申报14日内有疫情输入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旅居史、接触史及有症状人员100%实施流行病学调查;
将核酸采样检测的范围全面覆盖到所有入境旅客,最大限度地筛查出新冠病毒感染者;
在口岸检疫环节结束后,海关将所有人员及其信息移交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由地方转运至指定医院收治或隔离观察14天,及时阻断传染源,形成闭环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