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邵 逸 夫 医 院 星 标 我 们
一个不少,伴春风而归!
今天,浙大邵逸夫医院最后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批援鄂医疗队——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浙大邵逸夫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142人,以及浙江省首批支援湖北荆门(重症)医疗队邵逸夫医院9位专家指导组成员正式结束休养,全部凯旋,全体队员身体状况良好,顺利通过健康检测。至此,邵逸夫医院184位援鄂战士全员归队!
正午的阳光温暖热烈又涌动着喜悦,在邵逸夫医院门口,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浙江大学医院管理办公室主任、医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朱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党委书记、副院长刘利民等全体院领导,各职能科室负责人,派员科室负责人、医疗队队员的亲人、朋友早早来到欢迎仪式现场等待着他们的归来。
现场,一些杭州市民也自发前来欢迎白衣战士凯旋:“我们也是家乡的‘亲人’,来迎接英雄,我们由衷地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岁月静好。”
搭载着队员的车子驶入医院,亲友们按耐不住激动的心向车窗内挥手、欢呼。车门打开的那一刻,积攒了两个多月的思念化成紧紧相拥。脱下战袍的他们,从战士变回了一个个普通的母亲、父亲、爱人、女儿、儿子……他们迫不及待奔向家人,久别重逢的拥抱伴随着激动的泪水。这一刻的团聚,太不容易!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kǎi
凯
xuán
旋
yí
仪
shì
式
凯旋仪式由邵逸夫医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黄昕主持。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代表学校对邵逸夫医院抗疫英雄的归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作为一名湖北的后代,这两个月自己经常含着泪关注大家的报道。“邵逸夫医院各位伟大的白衣天使在战‘疫’中向全国人民生动展示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和中国精神。这次疫情,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但也是新时代一次最好的教育。它再次深刻地提醒我们,一个尊敬和爱护医护人员的民族和国家,是伟大的民族和国家。最后,我代表任少波书记、吴朝晖校长以及浙江大学全体师生,再次向各位白衣天使表达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
看着面前援鄂队员们一张张欣喜坚毅的面庞,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激动万分,他说今天我们迎来医院最后一批援鄂医疗队的归队,意味着浙大邵逸夫医院共184位援鄂医疗队所有成员一个不少平安归来,医院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援鄂重任,实现了所有医护人员零感染、能打硬仗胜仗的铮铮誓言。今天回来的这支队伍,克服重重困难,先是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圆满完成重任后又集体请战至武汉肺科医院ICU,抢救大量危重病人的同时也将邵医技术、邵医经验和邵医文化复制到当地。在此,我要感谢医院所有队员在湖北驰援期间的辛勤付出!感谢邵逸夫医院医联体分院派出的精兵强将!感谢所有家属在大后方的等待与付出!欢迎各位平安回家!
“浙江省第四批援湖北武汉医疗队浙大邵逸夫医院医疗队回来了!向大家报到!”现场,邵逸夫医院援湖北武汉医疗队队长,下沙院区副院长虞洪代表全队分享“回家感言”,他说:“在武汉47个日日夜夜,医疗队打胜仗、零感染、一个不少地回来,践行了出征前的誓言。作为医生,奔赴前线,到需要的地方,是我们的使命和职责;作为领队,很欣慰看到医疗队每个人的全心付出,愈战愈勇,历经淬炼,眼前的这些医护人员都长大了。此时此刻,回到邵逸夫医院这个家,和大家在一起,感觉特别踏实!”
随后,虞洪副院长向蔡秀军院长郑重移交邵逸夫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队旗,这面旗帜见证了两个月抗疫过程中邵医人的使命与担当,象征着最终的喜悦和胜利。
2月14日,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浙大邵逸夫医院重症救治团队出征武汉。他们以昂扬的斗志,两次逆行,全胜而归。医疗队先在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整建制接管了Z8病区,至3月14日病房“清零”,收治的77个病人,无重症转危重型,无死亡病例。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医疗队第一时间发出请战书,申请继续在疫情一线冲锋作战。3月18日,他们转入武汉肺科医院1号ICU病房,参与救治护理武汉最为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近两周的鏖战后,医疗队于3月30日“出舱”,圆满完成援助武汉的所有任务。在武汉期间,医疗队共收治97例患者,其中重症患者23例,危重症患者20例,管理ECMO患者6例,有创呼吸机患者15例,出院患者57例。
从大年初一第一批“战士”出征武汉,邵逸夫医院先后派出8批189位医务人员奋战在湖北武汉、荆门,浙江杭州、义乌,陕西等八大战“疫”一线,是浙江大学附属医院中派出支援人数最多的医院。一批批“跑跑”医护们,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多个战场,披荆斩棘,创造了许许多多生命奇迹。“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邵医战士们用高超的技术与莫大的勇气和爱标记了这段难忘的战“疫”经历,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邵医力量。
跑跑勇士们
欢迎你们回家!
踏着风雪而去
迎着春风而归
来源:邵逸夫医院 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