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不但中断了各项体育赛事,也给沪上青少年篮球的培训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疫情期间,大家都遇到哪些难题?如何保持训练?上海市篮球协会本着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寻找经验、提供服务的想法,近期釆取走出去、请过来以及视频连线的形式,对沪上青少年篮球训练工作进行了一系列调研,积极寻找方法“渡危觅机”。
图说:市篮协召开“渡危觅机”研讨会 官方图(下同)
如今沪上的青少年篮球训练,既有各学校、各少体校,也有不少社会培训机构,他们都是如何应对疫情的?市篮协特意邀请了各方代表,有资深教练杨正鸣、吴建生,有小篮球项目代表武宇娜、何云飞,有黄浦区少体校教练周苓、刘娇娜、徐超,有南模中学教练孟家森,还有一兆韦德、呈康体育、宝山羿翔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社会培训机构代表。市篮协专职副会长陈德春表示,请大家参加调研,主要是想了解以下情况:“在疫情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培训人员、培训情况、教练情况、运营情况、资金周转等等;疫情期间采取了哪些积极的方法手段,这些方法的效果怎么样,是否有可以介绍的经验;准备在疫情过后做些什么,思路和想法有哪些;希望市篮协在渡过危机、寻觅机遇中提供哪些服务。”
图说:市篮协专职副会长陈德春发言
在青少年篮球提高层面上,孟家森、周苓等资深教练以及刘娇娜、徐超等年轻教练,都介绍了他们在疫情期间克服重重困难,摸索出的一系列线上线下结合、坚持训练提升青少年篮球能力的案例。陈德春表示,通过调研看到了基层教练员的事业心:“面对困难,他们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在想法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他们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练薄弱、补短板、培养好习惯的种种针对性方法,尽量把损失降低到最小,为疫情期间的青少年训练提供了很多有益经验,同时也展现了基层教练员的责任与担当。”
图说:黄埔少体校教练刘娇娜发言
而在社会体育俱乐部层面上的调研方面,一兆韦德、呈康体育、羿翔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篮协团体会员单位,也介绍了社会体育俱乐部面对疫情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们通过各种努力坚持“活着”的努力。“众所周知,由于疫情的影响,社会体育俱乐部及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的生存都面临着严峻形势。”陈德春说,“通过调研,我们看到这些社会体育机构坚持不裁员、不减薪,积极通过各种努力,利用各种形式和方法来积极应对,利用空隙补短板、练内功、提士气,以积极的方式和态度等待春天的到来。”
陈德春表示,市篮球协会永远是上海篮球人的家,有义务为大家排忧解难,“我们会把调研的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向社会各个层面介绍。协会也会尽力为有困难的会员单位培训机构提供业务上的指导和政策上的倾斜。”他表示,篮协将研究拿出协会资源,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希望各基层俱乐部和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能以积极的心态,练好内功、提升能力,为疫情过后的重振旗鼓蓄力加油。市篮协会与你们一起齐心协力‘渡危觅机’。”(新民晚报记者 李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