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千金!首份由媒体发布的普惠金融进化报告重磅亮相

当下,什么纸贵羊城、一册难求?

是调研4个月、凝练5万字、两家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指导、国内首份由媒体发布的“普惠金融进化报告”!

今天下午,南都金融研究所(NDFRI)将在2019南都金融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2019金融科技加持下普惠金融进化调研报告》。

这份年度收官智库报告,以独特调研视角、4种调研手法填补研究空白,以深度洞察为普惠攻坚建言献策,更以此抛砖引玉,让众多金融大咖、科技大佬汇聚一堂纵论金融科技加持下普惠金融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纸千金!首份由媒体发布的普惠金融进化报告重磅亮相

银行业: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

银行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NDFRI对其普惠金融实践的研究与调查,无疑是研究的重头戏。本次调研中,NDFRI不仅采访了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还调研了广东20多家主要商业银行。

数据:广东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100%

NDFRI聚焦广东地区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希望通过数据和案例展示广东银行业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给予的支持作用。同时介绍商业银行如何从组织架构、考核机制上助力普惠金融发展,为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一组组在调研中披露的数据,令人欣喜、振奋人心——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广东省内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100%,助农取款点2.41万个,助农取款村级行政区覆盖率为100%。而广东银保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广东省(不含深圳)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0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8182亿元,比年初增长了32%,远高于辖内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约17%)。

亮点:以金融科技力量赋能普惠金融

NDFRI注意到,商业银行对Fintech的认识及运用,更多是从自身金融业务需求出发,以金融科技作为发动机,促进金融提质增效。具体到金融科技前沿技术应用落地情况,按业务场景划分,主要集中在支付、渠道、零售金融、普惠金融、风控与安全等方面;而按转型影响划分,最直接就表现在客户服务、产品设计、运营模式等方面。

而NDFRI试图从技术应用出发,探讨分析银行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的运用现状。据NDFRI梳理发现,AI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是目前银行对金融科技运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主要运用在客户画像、精准营销、风险管理、运营优化等多个环节。

对于“AI+大数据”在这一领域具体应用路径,NDFRI梳理发现,主要集中在前端产品和风控端的应用。在前端产品中,主要运用在精准获客、贷款授信等环节,比如AI授信,则是利用数万变量参与决策,主动识别、智能预判客户潜在授信产品需求,及时为客户匹配提供最优授信产品服务。

在风控端,则主要运用在反欺诈、风险管理等环节,比如银行与政府系统对接与数据共享,在合法合规与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整合政府数据、行业数据进行信贷风险管控模型构建,提升分行对重点客户风险预警能力。

此外,生物识别也在银行金融科技中广泛应用。人脸、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信息,具备独特、防丢、防忘的特点,是一种兼具安全与便捷的认证手段,已经成为金融企业一项“必备技能”。在NDFRI调研中,无论是在工、中、建等国有大行,还是在招行、平安等股份行,以及城商行、互联网银行,以上两种技术都得到广泛运用。

在前端,以人脸识别系统替代人工操作,辅助柜员完成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缩短客户办理时间;而在风控端,部分银行通过AI+语音识别,实现理财营销话术合规检测;也有银行引入AI语音机器人系统,应用于线上贷款运行的贷后管理环节。

一纸千金!首份由媒体发布的普惠金融进化报告重磅亮相

金融科技业:多层次“AI+”小微金融服务生态形成

NDFRI调研发现,金融科技公司凭借数字技术优势,为金融业补齐了部分缺口,共同形成了愈发多层次的“AI+”小微金融服务生态。

亮点:“命运共同体”效应增强

NDFRI认为,随着技术的迭代与需求的扩大,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之间“命运共同体”效应在增强。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源,在于大多数小微信贷模式没能突破“不可能三角”:即同时实现风险可控、成本可控、规模发展3个目标。为解决这一问题,单靠金融机构一己之力难以完全攻克这一难关,引入第三方科技公司,尤其是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能力成为必选。NDFRI在调研中发现,相较于单一结构独立完成信贷业务全流程环节的服务模式,将普惠金融服务各环节模块化再分拆,多方合作的“高度聚合+专项细分”模式已渐成大势。

难点:数据是生命线也是底线

NDFRI调研发现,数据成为金融科技行业的生命线。在传统金融模式下,小微企业如何向金融机构提供受其认可的规范财务信息,一直是个难题。但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助推,大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数据留痕,以及拥有另类数据入口的企业,它们在小微信贷领域的价值正被不断发掘,并日益成为金融机构争抢的对象。

在金融科技企业加紧投入数据资产储备的竞争中,问题也层出不穷,数据安全成为头等大事。NDFRI调研中,近八成消费者对于互联网金融消费保持更加审慎的态度,表示不会为了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务而“交出”隐私。相关监管与使用信息的技术规范也成为公众关心的重点。

NDFRI认为,在数据安全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金融科技企业应当肩负起使命,共同建立一套行业规范。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金融科技企业还需守住底线,用技术兼顾数据应用与隐私安全。在这一领域,企业的探索才刚刚起步。

保险业:科技助力用户触达,提升客户服务和体验

在本次调研中,广东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接受NDFRI研究员采访时,详细介绍了保险参与普惠金融的基本情况及创新做法。首先是保险扶贫:以行业捐赠形式,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赠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病保险。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全省共开办保险扶贫项目42个,涉及健康保险、大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农业保险等覆盖140个区县,提供风险保障1.6万亿元。其次是保险支农。目前全省已建成12个大类31个具体险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服务体系。最后是保险支小。利用保险机制,为小微企业增信,缓解“融资难、融资贵”。2019年前三季度,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累计支持88.68万户次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获得银行贷款447.35亿元。

另外,保险公司参与扶贫的方式也灵活多样。一家大型保险公司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保险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保险业在用户触达、客户服务和体验等方面得到巨大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吴梦姗 田姣 熊润淼 李群 周亮 梁小婵

温馨提示:

此文仅为2019AI加持下普惠金融进化调研报告精华部分。简要版报告可扫码登录南都APP财富频道查阅。

如需完整版报告,则需扫码联系南都金融研究所工作人员。

联系邮箱:ndfi2019@163.com

编辑:谢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