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VVIP惹争议背后 视频网站难以突破的同质化困局

最近几天,腾讯视频和爱奇艺成为舆论口诛笔伐的目标,导火索是两家视频网站推出的VVIP服务。据悉,消费者需要付费50元才能比会员多“解锁”6集热播剧《庆年余》。对于这一收费模式,网友看法不一。

《庆余年》VVIP惹争议背后 视频网站难以突破的同质化困局

有网友称,视频网站的会员本身就拥有一定的特权,《庆余年》为何需要付费才能多观看6集?坦白说,在VIP会员基础上额外增加收费项目,这本身就属于乱收费。作为视频网站,VIP拥有什么权益也是非常模糊的。不过,更让消费者气愤的,是两家视频网站对超级点播付费一事的态度。

12月17日,腾讯视频副总裁王娟谈及最近备受争议的《庆余年》“VVIP”模式时表示:“这次我们之所以备受争议,我觉得可能是对会员的消费心理还是不够体贴,这块确实是我们的Bug或者我们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对于消费者而言,VVIP模式绝对不是一个Bug,这是一种不自律的商业行为,也是违背契约精神的错误做法。然而,腾讯视频和爱奇艺高管的回应,对消费者没有一丝的歉意。更让消费者气愤的是,在多家媒体指责超级点播收费不合理后,两家视频平台简单修改了付费规则,《庆余年》提前解锁仍然需要付费。

《庆余年》VVIP惹争议背后 视频网站难以突破的同质化困局

目前,一些消费者以VIP欺诈为由起诉视频网站,这场纷争还在继续发酵。上升到产业来看,《庆余年》这场VVIP风波背后,暴露了一个行业现象:视频网站难以突破的同质化困局。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在《庆余年》这部这热播剧上推出了二次收费项目,这是一种新业务的探索。就本质而言,这属于乱收费,也是增加营收的一项业务模式。几年前,为了增加营收,视频网站针对每一部视频增加了广告时长,甚至在电视剧播放过程中增加广告。

几年后的今天,视频网站针对热播剧增加二次收费项目,这同样是为了增收。财报数据显示,腾讯视频去年做出了年亏损80亿元的年预算;爱奇艺视频今年前三个季度亏损78.02亿元。另据透露,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会员规模已经达到1亿。

《庆余年》VVIP惹争议背后 视频网站难以突破的同质化困局

也就是说,拥有广告和VIP会员两大营收模式的视频网站每年仍然亏损几十亿。显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视频网站至今不具备造血能力。业务模式单一、版权成本太高,这是视频网站亏损的两大原因。为了降低版本采购成本,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尝试推出自制剧。然而,自制剧的成本也非常高。

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盈利模式,视频网站都难以摆脱同质化的困局。在内容方面,各家视频网站的内容也是高度同质化。还有一点就是,视频网站的热播剧,基本上与各大卫视同步播出。在造血能力方面,视频网站要比卫视差很多。毋庸置疑,无论是内容,还是盈利模式,视频网站都没有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为此,要想提高营收,视频网站只能拿用户开刀,靠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入。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视频网站无法打破同质化的困局,更无法甩掉巨额亏损的帽子。所以说,视频网站推出VVIP服务有点不厚道。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各大卫视也在同步播出《庆余年》的情况下,消费者选择购买视频网站的VIP观看,这一定程度助长了视频网站推出VVIP的嚣张气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