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发布EOS-1D X iii
作为主攻新闻与体育摄影场景的旗舰级产品,佳能EOS-1D X Mark III通过重新设计反光镜驱动单元等,实现了光学取景器拍摄下,最高16张/秒的机械快门高速连拍(伺服自动对焦),在实时显示拍摄时,其连拍速度可以达到最高20张/秒(伺服自动对焦)。
不仅如此,EOS-1D X Mark III可在实时显示下设置电子快门实现静音拍摄,此设置下能够进行20张/秒的高速连拍。在存储方面,该相机采用双CFexpress卡卡槽,在使用高速存储卡的情况下,无论使用RAW格式还是RAW+JPEG格式进行连拍,都可实现超过约1000张的一次连拍张数。
对焦性能上,EOS-1D X Mark III采用了新开发的高解析自动对焦感应器,具有191个自动对焦点,其中包括155个十字型对焦点,在整个对焦覆盖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对焦的精确性。
双CFexpress卡卡槽
此次EOS-1D X Mark III在自动对焦上的另一项变化则是传感器采用了正方像素,提高了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像素密度。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该相机的分辨率较前代提升了28倍,可检测出合焦位置的细微偏差,并提升了斜向线条的检测能力,在以往合焦困难的低对比度等场景也可进行高精度合焦。
机身内还增加了一颗40万像素RGB+红外测光感应器,搭配新算法实现了对人物头部、面部等的检测,提升了自动对焦人物捕捉与追踪能力。
为了进行持续追踪与清晰的拍摄,EOS-1D X Mark III的被摄体追踪系统也升级为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IV,不仅如此,相机还增加了可根据场景及被摄体运动状态自动设置追踪特性的Case A模式,无需手动设置即可发挥出机身对焦的追踪性能。
新开发的CMOS图像感应器与DIGIC X数字影像处理器也提升了全像素双核CMOS AF的性能,使EOS-1D X Mark III最大对焦区域覆盖图像感应器90%×100%(水平×垂直)的面积,相机可手动选择的自动对焦点位也提升至3869个。在面部+追踪优先模式下对焦位置自动选择时,相机可根据被摄体位置从525个对焦框中自动选择。
全新的图像传感器
EOS-1D X Mark III采用了新开发的低噪点全画幅CMOS图像感应器,有效像素约2010万。同时,还配备了新开发的低通滤镜,可以抑制摩尔纹及伪色彩。相机采用的DIGIC X数字影像处理器,相比前代产品的双DIGIC 6+影像处理器,图像处理性能提升约3.1倍,计算处理性能提升约380倍,而且单个影像处理器还降低了功耗。
视频性能方面,EOS-1D X Mark III最高可以支持5.5K、12位 RAW短片内部录制,并可拍摄分辨率为4096×2160的无裁切4K DCI短片,除4K DCI短片外,相机还支持分辨率为3840×2160,适用于主流电视媒体等视频制作的4K UHD短片。
此外,EOS-1D X Mark III还支持RAW短片与Canon Log短片(MP4)的同时记录,应对多样的工作流程。用户还可通过佳能DPP软件导出每一帧静止图像。
针对体育赛事拍摄的工作流程需求,EOS-1D X Mark III机身上提供了千兆以太网接口,还可以通过搭配另售的无线文件传输器WFT-E9C,可使用干扰相对较小的5GHz频段,实现高速便捷的Wi-Fi连接,以进行更快的图像数据传输速度。
无线文件传输器WFT-E9C
EOS-1D X Mark III也是EOS-1D系列首款内置Wi-Fi并支持蓝牙功能的机型。通过Wi-Fi可以与安装有Canon Camera Connect的智能设备连接,进行图像浏览、传输以及遥控实时显示拍摄。
不仅如此,内置Wi-Fi也支持图像自动传输FTP服务器的功能,通过手机热点或移动Wi-Fi热点等互联网接入环境,便可进行FTP传输。
随EOS-1D X Mark III一同发布的还有一套可换镜相机远程控制解决方案,用于静态照片拍摄的远程控制。该解决方案主要由远程控制云台系统以及Camera Remote应用程序组成,能够实现一台PC同时控制多个远程控制云台系统及相机。
EOS-1D X Mark III机身的重量为1440克,主要结构采用了镁合金材质,兼具轻量化与坚固性。相机从外壳的接缝处到按钮、转盘类的边缝,均进行了防水滴防尘处理,与同样具有防水滴防尘结构的无线文件传输器WFT-E9C、EF镜头或SPEEDLITE 600EX系列外接闪光灯搭配使用,可构建一整套具有防水滴防尘结构的摄影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EOS-1D X Mark III在寿命与电池续航能力上也进行了升级,相机快门叶片采用了碳纤维为基础的复合材料,并进行了降低摩擦的表面处理,使其拥有约50万次快门寿命。
虽然采用了与前代机型相同的锂电池LP-E19,但是通过对电池耗电管理进行更新,实现了光学取景器拍摄下2850张,4K短片拍摄2小时20分的电池续航能力。(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摄影/邓剑云,编辑/项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