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二季度财报:净利润首次同比下滑,但亮点仍多


8月26日,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小米”)在港股收盘后公布了公司二季度财报。该季度的营收增速,创下小米自上市以来的新低,经调整净利润更是首次出现同比下滑。但这份财报仍然超出了市场此前预期。

27日港股开盘后,小米股价一路攀升,最高涨幅超过12%,股价时隔两年多之后重新站上20港元,创下新高,市值也超过5000亿港元。截至27日收盘,小米市值达到5424.24亿元。

小米二季度财报:净利润首次同比下滑,但亮点仍多


投资收益助推利润

报告期内,小米实现营收535.37亿元,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7.7%;经调整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下降7.2%,环比增长46.6%。

《每日商业报道》注意到,在小米二季度净利润中,投资收益占下了不小的比重。“按公允价值技术损益之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数据从2019第二季度的-6.7亿元,增长至2020第二季度的23.66亿元。这部分收益几乎占到了税前利润54.13亿元的一半。小米表示是2020年股权及优先股的公允价值收益增加。

小米二季度财报:净利润首次同比下滑,但亮点仍多

这一项股权收益为利润增长增色了不少。从毛利率来看,小米整体毛利率有所提升,从2019第二季度的13.97%增加至2020第二季度的14.39%,毛利也从去年同期72.58亿元增加至2020第二季度的77.01亿元。但是,小米在费用端的大幅增加也吃掉了不少毛利增长。

今年上半年,小米销售及推广开支为58.49亿元,同比增长41.27%,小米解释为宣传与广告开支以及包装与运输开支上升,其中宣传与广告开支来自为提高品牌认知度而对G和高端手机的推广,而境外市场销售的增长以及疫情期间国际分销成本上升导致了包装与运输的开支增长。行政开支与研发开支也分别同比增加了19.36%和19.41%。

小米二季度财报:净利润首次同比下滑,但亮点仍多

三项主要支出增长幅度均高于营收增速,若非股权投资收益的助力,小米二季度的利润表现或许会面临下滑。


冲击中高端市场见成效

从具体业务来看,小米盈利的主要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及互联网服务,其中,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在报告期内收入出现较显著的下降。财报显示,小米在第二季度售出2830万部手机,去年同期的销量为3210万部,同比减少约11.8%,营收为316亿元,同比下滑1.2%。

小米二季度财报:净利润首次同比下滑,但亮点仍多

小米对此的解释为全球疫情给智能手机市场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海外市场。但与此同时,小米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ASP(平均售价)为每部1116.3元,去年同期为998.7元,同比增长约11.8%,环比上涨7.5%。

自2019年以来,冲击中高端市场便是小米手机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手机平均售价是衡量该业务中高端化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在连续同比提升的同时,增幅也在不断扩大,这也足以证明小米中高端智能手机型号销售额的增长。

在京东618购物节期间,Redmi K30 Pro和小米10两款旗舰机型分别为京东平台上5G手机销量前两名。小米10获得3500-4500价位段销量冠军,小米10至尊纪念版8月16日首卖,10分钟销售金额突破4亿元。

Canalys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小米在欧洲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9%,市占率16.8%,排名首次升至前三。其中在西欧,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达115.9%,市占率12.4%。

摩根大通8月份发布的一份研报分析认为,小米在欧洲市场增长市场份额,有利于吸引高收入用户群,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手机平均售价,同时拓宽互联网服务变现空间.


业务多元化发展

由于疫情影响,加之自身手机市场正处于转型当中,小米上半年的手机业务表现平平,但其他产品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

小米二季度财报:净利润首次同比下滑,但亮点仍多

虽然由于疫情影响至销售活动减少,但小米IoT产品仍然实现了业绩的增长,并且有效实现了境外市场的扩张。在2020年二季度,小米电视进入了波兰、法国、意大利等市场,在全球电视市场出货量整体放缓的背景下,小米电视的全球出货量仍达到280万台,保持同比增长。根据奥维云网的统计,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电视的出货量在全球排名前五,在国内则已连续6个季度稳居中国大陆电视出货量第一位。

此外,从财报可以看出,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业务分部收入由2019年二季度的45.8亿元增加了29.0%至2020年二季度的59亿元。2020年6月,小米MIUI月活用户增长至3.44亿人,同比增长23.3%,其中,中国大陆的MIUI月活用户为1.097亿。互联网用户的增长,也带动小米广告、游戏及其他增长服务收入均实现增长。

2020年是小米成立的第10周年,10年间,小米做到了从一碗“小米粥”到世界500强的飞跃。对于向中高端市场的探索已经初见成效,但其智能生活产业链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落地。

(END)

撰 文 | 刘致文

编 辑 | 刘向南

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