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晟地产板块股权出售,世茂将接盘成大股东?

福晟地产作为地产公司中的后起之秀,曾几何时,也提出了“千亿目标”的壮志豪言。但据克瑞数据显示,以900亿元销售目标计,闽系房企福晟集团地产板块前11月仅完成销售额598亿,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的66%。

而这家目标千亿的福晟地产,据多家媒体消息,将要出售自家地产板块的股份,买家包括世茂集团和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且世茂已和福晟签了框架协议。按照目前的协议,世茂、东方资产与福晟集团三方股权比例暂定为4:3:3,收购完成后,由世茂操盘。

受此消息影响,17日福晟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福晟国际股价大涨,报收0.184港元,上涨36.3%。

据了解,福晟集团25周年庆典上,董事兼福晟地产集团执行总裁郭国强表示:“福晟地产集团将力争在2020年销售业绩规模达1300亿,进入千亿阵营,同时进入地产行业TOP30之内。”为此,福晟集团还特别成立了拿地王牌军“飞虎队”和资金王牌军。

这支拿地“飞虎队”有着快(速度)、准(精度)、狠(力度)的团队作风,采用拿地后3个月开工、6个月开盘、9个月封顶、1年收回本金的“3691”福晟开发模式,公开市场招拍挂、一线市场城市更新以及行业内的收并购等均是福晟扩储的重要手段。资料显示,2018年后三个季度,福晟国际累计收购7个项目,应占总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年末,总货值已超过8000亿元,在同规模房企中有着明显优势。

但是如此大手笔购地的福晟,却有点“吃不消”,从其今年财报表现可略知一二。福建福晟集团有限公司2019上半年实现营收189.46亿元,同比增长26.42%,归母净利润为5.68亿元,同比增长77.36%。但其归母净利润此前已经连续两年下滑,2018年为8.11亿元,同比下滑30.22%,2017年为11.62亿元,同比下滑27.77%。

另外,福晟地产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连续三年基本处于下滑态势。2016-2019中报,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5.56%、14.35%、12.25%、11.24%;净利率分别为7.17%、4.47%、2.91%、3.22%。

房地产行业存货去化周期较长,福晟大量拿地给其自身经营带来巨大资金压力。据Wind数据,公司负债总额从2016年末的300多亿,上涨到今年半年报的741.34亿元。资产负债率也呈现上升态势,去年底负债率为75.53%,今年半年报上升为77.92%,负债率接近80%。此次福晟集团出售旗下地产板块股权,或许是为大规模扩张带来的后果“买单”。 

重回十强的世茂,欲通过收购股权再发力 

和此前收购泰禾、粤泰、明发等项目一样。此次与福晟的合作仍由世茂海峡公司牵头。据了解,世茂海峡公司原为世茂福建地区公司,凭借2016年至2018年间超100%的复合增长率,世茂福建公司2018年销售额突破500亿元,成为福建省首个年销售额突破500亿规模的地产公司。今年上半年,世茂海峡对世茂贡献超过三分之一。某种程度上,世茂海峡就是世茂的“王牌军”,世茂“王牌军”携手福晟“飞虎队”,似乎是一桩美谈。

近年来,世茂在二级市场动作不断,被业内称为力压融创勇夺“并购王”的房企。通过不断收并购扩土和加速销售,世茂今年重回十强近乎板上钉钉。截至11月,克尔瑞数据显示,世茂在操盘、全口径和权益金额三项榜单中均重回十强,其中全口径和权益方面,超过华润和龙湖位列第九。

今年上半年,世茂房地产合约销售额为1003.4亿元。世茂2018年收入855.12亿,净利88.3亿,同比分别增长21.4%和12.68%。据悉,今年全年世茂海峡的业绩将突破900亿元,明年会大举超过千亿,在集团业绩占比将不断提升。世茂海峡正崛起成为“中国第一地区房企”。

世茂此前通过并购成交了许多“划算”的买卖。就在今年5月,泰禾宣布旗下苏州淀山湖项目公司20%股权、广州院子项目公司51%股权、佛山院子项目公司30%股权转让给世茂房地产,总交易对价约为39.7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泰禾卖项目股权同福晟地产的遭遇相似,彼时泰禾也为现金流问题和巨大债务焦头烂额。

 大多数房企拿地谨慎,此次交易或对双方都有利好

今年号称是房地产市场的寒冬,仅在2019年的上半年里,就有270多家房地产企业发布破产公告。截止到今年10月31日,宣告破产的房地产相关企业数量已经上升至400多家。随着三四线城市棚改红利消失、证监会融资收紧、去化周期过长等因素,国内许多房企都不敢冒然拿地,包括之前大手笔的福晟在今年拿地动作也明显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被潘伟明交给年轻儿子练手的福晟集团,目前并不乐观。10月份福晟经历了股价离奇暴跌,随后关于福晟破产、裁员等传言沸沸扬扬,尽管福晟声称从未申请破产及裁员,但目前福晟国际股价仅为0.19港元,近乎为业内说的“仙股”,这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

另一方面,近年增速平稳的世茂集团也有意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拿地。在今年各大房企都在谈“谨慎拿地”的同时,在中期业绩会上,世茂房地产总裁许世坛直言,上半年其基本上70%的购地方式都是通过并购,“前几年有些开发商是卖多少钱买多少地,负现金流很大,风险很大,现在可能有一些已经尝到苦果了,可能都在转让一些项目。”今年世茂土地支出预计在1000亿元,上半年已经花了七成预算,许世坛表示“下半年拿地时会更谨慎”。 

“世茂此次收购福晟的股权有利于其拿地扩大规模,一定程度上也是世茂资金状况较好的表现,其在并购上有较好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出售方,福晟地产通过出售股权有利于缓解其资金困境。不过东方资产作为一家处理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这次参与到福晟的股权交易,也说明背后可能涉及到一些不良资产的处置。”财经评论员严跃进向《资本一线》表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