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售楼处进入短暂的冰冻期,恒大等多家房企线上突围,各大经济政策陆续出台,此中,人们也在关注2020房地产市场的走向。
2月19日人民银行的一个重磅发布做出定调。央行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提及“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不过同时也提到“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
显然,这个定调并不是事情的全部,更值得琢磨的是下面的两件事。
其一,就在央行表态之后,2月20日,LPR报价再度下调。
2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第七次报价。1年期品种报4.05%,上次为4.15%;5年期以上品种报4.75%,上次为4.80%。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10个BP、5个BP。
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的,就是这5年期以上LPR。毫无疑问,LPR利率下调,使得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房地产个人按揭贷款的成本都有所下降。
其二,虽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但“因城施策”继续给地方留有空间。事实上,有地方已经迫不及待地进行了松绑。
2月19日,苏州市出台“取消封顶预售、取消现房销售”政策,引发广泛关注。而在2019年5月,苏州刚对热点区域的新房、二手房实施限售政策,而且还调整了土地出让报价规则,要求土地价格一旦超过市场指导价5%的水平,就要落实“工程竣工才可预售”的政策。
2月18日,海口也出台了保障项目建设的11条政策措施,其中提到,疫情期间土地出让金余款可一年内分期缴纳。
事实上,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2月以来,全国已经有超过40个城市调整了房地产政策,主要集中在公积金政策和土地款缓解政策,还有预售加快政策,针对契税减免购房补贴。
经济下行压力大,中央“住房不炒”但”因城施策“的调子下,以土地财政为生的地方,未来多少能把持得住?
疫情对房地产的冲击最终会过去,房企的资金压力也在各项政策的出台中逐步缓解,市场对房地产的信心也在恢复之中。
2月3日,春节后A股开市第一天,地产股大面积跌停,后随着大盘的反弹 ,政策出台, 以及房企积极自救,地产股也不断在收复失地,万科、碧桂园、龙湖、泰禾集团等上市房企股价都有较大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