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农商行暂缓IPO背后,另有所图?

顺德农商行暂缓IPO背后,另有所图?

长达八年的IPO长跑戛然而止,顺德农商银行今年一季度业绩下滑、不良攀升的阴影下,这家曾傲居区域第一的农商行或折射出中国中小银行的现状。


不过,从顺德农商行的IPO终止后,频频进行的吸收合并来看,不断增长的规模或正是在为自身的发展做充足准备。另外,从今年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来看,要整合管理好扩张后的资产,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IPO撤回后,频现吸收合并


据统计,2025年以来,广东顺德农商银行在区域金融版图扩张上动作频频,仅仅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笔村镇银行吸收合并交易,把分支机构延伸到了“广、佛、莞、江、深”五座城市。


就在7月16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广东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吸收合并佛山南海新华村镇银行、东莞常平新华村镇银行、广州番禺新华村镇银行、江门新会新华村镇银行。加上3月已完成吸收合并的高明顺银村镇银行和5月30日获批的三水珠江村镇银行,以及2025年5月20日,顺德农商行召开股东大会审议中通过的吸收合并深圳龙华新华村镇银行的相关议案,顺德农商银行在今年内“并表”机构数量达到七家。


此次合并突破了传统农商行的地域限制,吸收合并深圳龙华新华村镇银行后,顺德农商银行的服务区域将首次延伸至深圳,与佛山本土网点形成呼应,初步构建起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服务网络。


公开信息显示,顺德农商银行改制成立于2009年12月25日,是广东省三家首批成功改制的农村商业银行之一,前身可追溯至1952年成立的顺德农村信用合作社。依托珠三角民营经济沃土,该行在2021年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元,2024年末达到4719.91亿元,资产规模稳步扩建。


顺德农商银行的上市筹备之旅早在2017年7月便已启程。彼时,该行召开股东大会,高票通过《关于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并上市方案的议案》,喊出“打造广东首家A股上市农商行”的口号,自此正式踏上了IPO的征程。


2019年,顺德农商银行向证监会报送招股书,由中金公司保荐,发行不超过16.94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拟登陆深交所。同年5月,广东银保监局批复同意其上市申请,6月获证监会受理,顺利跻身A股上市候场队列,12月顺德农商银行完成股权确权、资产确权及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设,上市似乎“只差临门一脚”。


然而,在后续的发展进程中,顺德农商银行却由于财务资料更新不及时、关联交易比例较高、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等诸多问题,IPO审核状态多次陷入“中止”状态。


2023年,随着注册制改革的实施,顺德农商银行“转道”深交所注册制审核,上市申请重新获得受理。事与愿违的是,顺德农商银行此后,其审核状态又因“财务资料过期”在“中止”和“已受理”之间反复切换,始终未能实质性推进审核流程。  


直到今年7月,深交所一纸公告终结了这段长达8年的IPO旅程。对于撤回IPO申请的原因,顺德农商银行表示,这是基于战略规划调整的考量,未来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择机重启上市计划,同时,该行明确表示,目前暂无H股上市计划。在顺德农商银行官网“投资者关系”栏目检索,其原本置顶的“A股IPO”专栏已被撤下,页面跳转仅剩“定期报告”“临时公告”及“公司治理”三项内容。


经营业绩承压


从2020年年报中“全力推进A股IPO进程”的明确目标,到2025年7月撤回上市申请后聚焦“一体两翼三赋能”核心战略,顺德农商银行的战略重心悄然发生转变。


从其2025年一季度报来看,在资产规模上,截至2025年3月31日,顺德农商行的资产总额为4710.79亿元,较年初微降12.15亿元,降幅0.26%;其中,贷款余额为2525.32亿元,较年初的增长了64.59亿元,增幅为2.63%,信贷投放保持韧性。负债总额为4330.08亿元,较年初略降1.37亿元,降幅为0.03%,与年初基本持平;其中存款余额为3334.67亿元,较年初增加62.35亿元,增长1.91%,核心负债基础进一步夯实。


经营业绩上,2025年一季度出现明显波动。顺德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2亿元,降幅15.81%;实现净利润4.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3亿元,降幅高达39.37%,盈利压力显著加大。


从营收结构来看,导致营收下滑的“罪魁祸首”是其核心业务利息净收入的缩水。


2025年一季度,顺德农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3.4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6亿元,降幅10.40%。其中,利息收入为31.90亿元,同比减少4.16亿元,降幅11.53%;利息支出为18.48亿元,同比减少2.60亿元,降幅12.34%,部分对冲了收入下滑的影响。但息差收窄的趋势仍未逆转,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较大。


在非利息收入上,顺德农商银行的表现也是相当不理想。


今年一季度,顺德农商银行实现投资收益4.86亿元,同比增长0.19亿元,增幅4.08%,表现相对稳定;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38亿元,而上年同期为-0.67亿元,其亏损情况同比扩大1.71亿元;而其一季度汇兑收益为0.08亿元,同比微增0.01亿元,贡献十分有限。非息收入整体同比下滑37.3%,进一步将顺德农商银行的营收拖入负增长漩涡。


在营收两位数下降的情况下,顺德农商银行却并未能像同业一样实现“开源节流”。


2025年一季度,顺德农商行的营业支出为13.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3亿元,增幅11.41%。其中,业务及管理费支出5.27亿元,同比减少0.56亿元,降幅9.60%,体现出一定的费用压降成效;但信用减值损失高达7.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5亿元,增幅34.87%,成为支出端的最大拖累,大幅度的侵蚀了当期的利润空间。


此外,虽然一季度报中并未提及资产质量,但是从近年年报数据来看,顺德农商银行资产质量已出现早期压力信号。


截至2022年至2024年末,顺德农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可谓是一路攀升,由2022年的1.22%增至2023年的1.48%,直至2024年年末,其不良率仍旧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率增至1.61%,远高于《2024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中同业银行的1.50%。


在资本充足方面,截至2025年3月末,顺德农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16%、12.19%和11.52%,均显著高于监管要求。但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三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分别下降了下降0.81个百分点、0.57个百分点和0.57个百分点,若盈利持续下滑,内源资本补充能力将受到考验。


合规管控存不足


除了业绩方面的压力之外,合规管理也是其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今年年内,广东顺德农商银行旗下参股及控股的公司却频现内控合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内,其控股子公司及其相关负责人共计收到22张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出具的罚单。


广东顺德农商银行持股37.27%的广东揭东农商银行,于1月3日因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两项违法违规行为被揭阳监管分局处以105万元的罚款。因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刘俊斌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4年、周培燊和陈再雄均被警告;许妙忠因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被警告。


广东顺德农商银行持股8.56%的广东云浮农商银行,于1月8日因股东股权管理不到位、违规增加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三项违法违规行为被云浮监管分局罚款100万元。因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张伟明、阮家宁、陈锦忠均被警告。7月14日,广东云浮农商银行因提供隐瞒重要事实的资料被云浮监管分局处以罚款30万元,相关负责人卢海浪被警告。


7月31日,广东云浮农商银行再次收到处罚,不过这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其指出广东云浮农村商业银行因违反支付结算业务、货币金银业务、国库业务、征信业务、反洗钱业务管理规定,被罚款89.61万元。相关负责人黎某斌被罚款3.4万元、李某堃被罚款1万元、邓某萍被罚款2.5万元。


广东顺德农商银行持股24.80%的梅州农商银行,于3月5日因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梅州监管分局处以192万元。相关负责人丘瑞祥、卓芬均被警告并处罚5万元;相关负责人古先、罗思远、罗伟良均被警告。


7月10日,梅州农商银行又因存在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的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分行被罚款20万元,相关负责人王某某被罚款1万元。


广东顺德农商银行持股19.56%的广东揭阳农商银行,于7月22日因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违反金融科技管理规定、违反货币金银管理规定、违反征信管理规定、违反反洗钱管理规定流向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揭阳市分行警告并罚款95.1万元,相关负责人李某东被罚款1.2万元、相关负责人罗某锋被罚款2万元。


广东顺德农商银行持股19.12%的广东高州农商银行,于8月1日因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或者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两项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处以54万元。相关负责人梁某飞被罚款3.6万元。


广东顺德农商银行持股14.30%的广东揭西农商银行,于7月31日因违反金融统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国库业务、征信业务、反洗钱业务管理规定,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警告并罚款138.25万元。相关负责廖某洁、郭某铭军被罚款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