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针对轻工业、农业和畜禽养殖业,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真正影响。
今天来看看物流和医疗行业。
在疫情期间,物流行业扛起了大旗。回看2003年的数据,非典减少了人口流动,但快递在特定的时期逆势爆发(下图的红线),2003年国内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3%,远高于其他年份。
今年从目前来看,有相同的趋势。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比较2019年和2020年除夕到正月初四的数据,日均寄递和日均投递量都有大幅攀升。
当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运送的医疗物资和后勤物资。
再从顺丰、菜鸟、申通、圆通等各大物流公司公布的新闻和数据来看,疫情期间物流的需求和压力也都是爆炸式增长。
再说医疗行业,疫情时期医疗用品需求大幅上升,回顾2003年,从图中可以看出(黑线部分),2003年非典时期医疗保健类的物价猛增,原因当然也是需求量猛增,黑线和黄线形成鲜明对比(黄线是交通和通信,黑线代表的医疗保健类物价),2003年3月~5月当月同比去年的增长率显著攀升。
而今年的相关用药、口罩、防护服、制氧机和呼吸机等都供不应求,甚至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各地区的口罩都被抢购一空。但按照2003年的数据,医疗相关用品的需求和销量会在疫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报复式下跌。
最近有人开始分析医疗行业的交易机会,但回看2003年那会儿医疗行业走势和大盘整体走势(蓝线是医药生物指数,黄线是上证综指),医药生物板块在疫情期不但没跑赢大盘,疫情结束后的回调幅度还更大。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