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亏得不要不要的时候,有些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40%

你好大家。

大家知道,受新冠影响,股市在春节后是大幅低开的,最近才慢慢升到春节前的水平,上周五又下跌了。

当你亏得不要不要的时候,有些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40%

年初上证指数开盘3050.12,现在2880.30,涨幅-5.57%

当你亏得不要不要的时候,有些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40%

年初沪深300指数开盘4096.58,现在3940.05,涨幅-3.82%

但就在今年2月刚过完的时候,有十几基金的收益率已经达到30%以上,这才两个月啊!其中,银河创新成长基金的收益率达到41.46%,名列第一。

指数都没涨,基金能涨40%以上,这基金经理得多厉害,这么会选股的吗?那些涨幅巨大的基金都是哪些?用什么方法才能买到这种涨幅大的基金?

不开玩笑,我还真知道。

不过,这要从“大盘股”和“小盘股”说起,你首先要知道它们的区别。

我国两市一共有将近4000家上市公司,所谓的大和小,说的是上市公司的市值(市值=股票数量和*股票价格)。

其实,“大盘股”并没有严谨的定义,大就算。公认的是沪深300指数,它代表了大盘股,因为它是沪深两市中30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

这300家公司仅是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8%,但是它们占了A股总市值的50%以上(占A股总营业收入的60%以上,占A股利润总额的80%以上)。

然后,把上面这300家最大的公司先捡出来,在剩余近3700家公司里,再选出最大的500家,就是中证500指数,而中证500指数也被拿来代表中型上市公司。

所以说,沪深300和中证500的成分股是完全不重合的,两个指数加起来是800家公司。

最后,把上面一共800家公司都捡出来,在剩余的3200家上市公司里,再选出最大的1000家,就是中证1000指数,这个指数就代表了“小盘股”(但其实这3200家上市公司都是小盘股)。

当你亏得不要不要的时候,有些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40%

以上的指数编制描述并不很严谨,但不耽误理解大盘股和小盘股,详细指数编制方法可到中证指数官网查询。上市公司数量也不是正好4000家。

在平时的交流中,你拿出一只股票说是小盘股,没人会去较真儿查证。但如果你拿工商银行,中国石化这种大象级公司,愣说是小盘股,这肯定就是错的。

明白了大盘股小盘股,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中国股市的特点:大盘股和小盘股分化行情。也就是说,大盘股和小盘股这两个群体的涨跌,平时表现并不一致,本来这是很正常的,外国也一样。

但是在某一段时间里,这种分化表现的会特别明显,就比如今年以来的两个月,刚才看到了,沪深300指数还是微跌的。

再看看小盘股指数:

当你亏得不要不要的时候,有些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40%

年初中证1000开盘5567.03,现在5870.97,涨幅5.46%

当你亏得不要不要的时候,有些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40%

年初创业板指数开盘1798.12,现在2071.57,涨幅15.21%

大盘股指数沪深300下跌,但是中证1000却涨了5.46%,创业板指涨了15%以上,这么大的差异是在2个月内形成的。这就不是简单的不一样了,而叫分化行情。

大小盘分化可以是两种:

1.大盘股明显比小盘股强,也叫“二八行情”。

二八行情的意思是:在一段时间里,数量上占20%的大盘股表现明显强于占80%的小盘股(有一种基金的投资策略,叫二八轮动,就是基于这个规律的)。

2.小盘股明显比大盘股强

就是最近两个月的情况了,也可以叫八二行情:大盘股几乎没有变化,但是很多小盘股经历了暴涨。

基金为什么会涨?是这样的:先是股票上涨后是基金上涨。所以那些以小盘股作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在小盘股上涨后,基金也上涨了。

那为什么部分基金的涨幅达到40%以上?这也太多了吧?

刚才,我们把所有股票分成了大盘股,中盘股和小盘股——这是按照股票的市值来分的。除了这种分法,还有以行业和主题进行区分:

当你亏得不要不要的时候,有些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40%

比如,科技,5G,传媒,通信。这种分类就更细致了。

最近两个月暴涨的大部分就是科技,通信和传媒行业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基本都是小盘股。所以你看投资于小盘股的基金,都涨的很好;特别是投资于上述领域的基金,涨幅更好。

像这种局部涨的好,有个接地气的名字叫:局部牛。还有一种高端的说法,叫结构性行情。

可是大家想想,只要一家国家的股市很大了,里面的股票数量很多了,好几千只了。是不是就会有一部分题材,行业在上涨,而其他在下跌?这是必然的!

所以看似高大上的“结构性行情”这几个字,是不是废话呢?我经常听到分析说:今年会有局部牛,或者会有结构性行情,这不是废话吗?哪年没有?

如何买到这种收益高的基金?你有答案了吗?

不开玩笑,是有办法的。就是你买的够多就行各种行业,各种题材的,什么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的基金,都买一些就行了

别打我!

我看过很多新手的账户,里面的基金有20-30个,很常见。可这么多基金是这么来的呢?

因为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局部牛,然后集中投资那个局部的基金就会在那一段时间里涨的特别好,这个时候,带排名推荐的(比如支付宝)就会给你显示:最近三个月涨幅最高的基金,心动不心动?

很多人也发现了,为什么那个排名,推荐总是老换呢?过一阵就换了。就是这个原因。一只基金不可能通过调仓换股,准确的每次都主动踩到下一个局部牛,但是只要基金数量足够多,就肯定会有基金被动的到局部牛

当你亏得不要不要的时候,有些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40%

如果每一种题材行业,都有基金专项去投资了,那是不是无论哪一个局部牛来了,都会有一只基金的业绩名列前茅呢?肯定的。

我国的基金数量是多少呢?咱们就说投资股票为主的基金吧,根据天天基金网的统计,股票型有1163只,混合型基金有2844只,各类股票指数基金有866只,这其中有债券指数,但是你可以大概看出,以股票投资为主要方向的基金在3000只以上。

当你亏得不要不要的时候,有些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40%

这么多的基金,投资于各种各样的股票,各种各样的题材和行业,有不一样的投资方向和风格,只要一个局部牛来了,就会有一些基金被动的名列前茅,出现在你的视野里。

就是这个原理。

而且这些经过局部牛的股票,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很容易下跌。然后给人的感觉自己是“基金杀手”,买什么就能让那只基金业绩变坏。

所以很多新手买基金,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根据排名买的。只要这样按照排名买,经过的时间足够长,基金数量就会到20-30只了。

那这么买基金能获得好收益吗?

当然了,这么多基金,一定局部有高收益率的,毕竟还有会局部牛,但是整体的收益率会很低。而且,这样买基金的人会有一个特点,别看基金数量多,但是都加起来,投资的钱也不多。

我不是说绝对数量,我是指这些钱占到他可投资金额的比重。由于哪个都看好,所以其实是哪个都不看好,故而不会大笔投资,这就导致了投资效率低下。

你觉得有道理吗?留言区来交流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