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滴眼神药发家,5年拿走12亿,被疑虚假宣传后急寻脱身

文 | AI财经社 实习生 周享玥

编 |鹿鸣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曾因一则“白内障看不清?莎普爱思滴眼睛,模糊滴,重影滴,滴滴滴,滴滴滴”洗脑广告而为人们所熟知的莎普爱思或将易主。

在共同经历四十多年风风雨雨后,曾一路带领莎普爱思从一家小药厂走上上市之路的陈德康已然决定“辞别”昔日的老伙计。

1月8日晚,莎普爱思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陈德康于当日与上海养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养和投资)签署了《股份转让意向协议》,拟将其持有的公司2336.56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24%)转让给养和投资或其指定关联方。

同时,陈德康拟将以不可撤销的方式放弃所持公司剩余7009.6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1.73%)之上的表决权。

上述转让完成后,养和投资将以16.90%的持股比例成为莎普爱思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林弘立、林弘远兄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转让只是陈德康套现出局的第一步。公告显示,鉴于陈德康作为公司董事长,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因此未来在符合转让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陈德康拟继续将5.43%的股份转让给养和投资或其指定关联方,养和投资拟受让前述股份。

实际上,“套现”早有苗头。自2017年12月底莎普爱思因陷入虚假宣传风波跌落“老年神坛”后,其股东就频繁宣布减持,陈德康也在2018年12月底宣布减持公司9.66%的股份,而受让者正是养和投资。

他靠滴眼神药发家,5年拿走12亿,被疑虚假宣传后急寻脱身

从103万到32亿

关于陈德康的往事,莎普爱思曾在2018年的一份内部期刊里进行了详细叙述。

陈德康出生于1951年,18岁时到内蒙古当知青,干过马车,做过铁匠,也做过集体班长、司务长、管理员。

1978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结束了近十年的知青生涯回到家乡浙江平湖,开始在当地的一家制药厂工作。在药厂烧了三个月锅炉后,他开始转岗跑供销,后来又被提拔为了供销科科长,并于1985年再次升职成为经营厂长。

1997年,陈德康带领平湖制药厂(莎普爱思前身)首次改制,从“国营浙江平湖制药厂”转制成“浙江平湖制药厂(股份合作)”。

2000年6月,平湖制药厂第二次改制,由股份合作制企业改制成浙江平湖莎普爱思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1万元。其中陈德康以103万元出资拿下了51.24%的股权,并出任法定代表人。

2010年,再次改制为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后的莎普爱思开始在陈德康的主导下筹谋上市,并最终于2014年7月登陆A股主板市场。

根据莎普爱思当时的招股说明书,2011年至2013 年,其主导产品莎普爱思滴眼液销售收入分别为2.05亿元、3.21亿元和3.8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55%,毛利率分别为95.89%、95.63%、95.56%。

莎普爱思的上市使得陈德康的身家大幅上涨。2015年,陈德康凭借着32亿元的财富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排在了第1209名。相比当初103万的出资,翻了数千倍。2016年和2017年,虽然财富值和排名均有所下降,但陈德康还是分别以28亿元、22亿元的财富排在了胡润百富榜1501名、1880名。

他靠滴眼神药发家,5年拿走12亿,被疑虚假宣传后急寻脱身

直至2018年,随着“神药”事件的发酵,莎普爱思“跌落神坛”,陈德康也在当年跌出了胡润百富榜。

2017年12月2日,“丁香医生”公众号发布了一篇《一年狂卖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年人》的文章,将莎普爱思推上了风口浪尖。文章引述多位眼科医生的说法和权威文献资料,力证“莎普爱思滴眼液”预防和治疗白内障是弥天大谎,是用洗脑式广告营销“坑害”老年人,使其延误治疗、有失明风险。

尽管迅速做出回应,亮出众多证书,力证莎普爱思滴眼液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白内障的目的,莎普爱思的股价和业绩还是不可避免地走了下坡路。仅2017年12月4日至6日3天,市值就累计蒸发近4亿元。

业绩上,莎普爱思滴眼液的销量直线下滑,2018年销售1100.02万只,较2017年下滑51.52%;销售收入3.25亿元,较2018年减少52.58%,而这一数字在2014年至2016年分别为5.08亿元、6.64亿元、7.54亿元、6.85亿元,占当期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66.35%、72.03%、77.03%、72.95%。

这直接导致了公司业绩的大幅下滑。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亿元、3915.62万元,同比下滑186.42%、-49.75%。

在此背景下,股东们的减持撤退大戏也拉开帷幕。AI财经社根据莎普爱思公告梳理发现,2018年7月至今,公司原第三大股东王泉平累计减持持股约5.84%,套现1.46亿元;原第二大股东上海景兴累计减持0.85%,套现2209.10万元。

他靠滴眼神药发家,5年拿走12亿,被疑虚假宣传后急寻脱身

制图/周享玥

上市后赚了多少

在套现离场上,陈德康也不例外。

此前,为提振市场信心,“虚假宣传”风波传出后,莎普爱思曾于2017年12月19日公告了实控人陈德康的增持计划,其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不高于2000万元,并承诺1年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增持计划已经在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月10日期间完成,陈德康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耗资1005.76万元增持公司股份67.44万股。

不过,一年承诺期刚满不久,陈德康就将持有的公司9.66%股份协议转让给了养和投资,转让金额合计2.6亿元,转让单价为8.33元/股,陈德康的持股比例降至28.97%,仍是最大股东。

他靠滴眼神药发家,5年拿走12亿,被疑虚假宣传后急寻脱身

时隔一年,陈德康再次宣布拟转让莎普爱思股份。而这次转让,还意味着陈德康将放弃莎普爱思的控制权。那么,莎普爱思上市的这些年,陈德康到底赚了多少钱?

AI财经社统计发现,自莎普爱思2014年上市算起,陈德康在莎普爱思2015至2018年的四次分红中,分别获得现金分红(税前,下同)1817.78万元、2071.37万元、3195.65万元、1917.19万元、,累计分红收益达9001.99万元。

此外,2014年至2018年,陈德康还从莎普爱思分别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9.60万元、35.57万元、36.09万元、39.58万元、42.10万元,累计薪酬182.94万元。此前2019年年初转让股权套现2.6亿元。

不过,由于陈德康与养和投资之间还没有就本次转让签署正式协议,交易作价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以陈德康目前28.97%的持股比例和莎普爱思目前30.29亿元的市值计算,陈德康还持有莎普爱思市值约8.775亿元。

不考虑上市时的成本,仅用已套现金额加上剩余市值、分红收益及薪酬,再减去1005.76万元的增持资金,陈德康的盈利约为12.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