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9月9日9时许,河南辉县10岁男孩路子宽戴着口罩,在医生的带领下,走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清河分院的手术室。造血干细胞将从路子宽的外周血中被分离出,骨髓和造血干细胞将在此后被输入父亲的体内。
2012年,路炎衡的哥哥和妹夫遭遇车祸遇难。他奔忙数月处理,一天突感身体不适,流出鼻血。此后,他在医院被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前期。家人不得不借钱用以医治。
几年后,路炎衡愈加虚弱,药物也越来越不起作用。2018年,路炎衡身体情况进一步恶化。2019年2月,路子宽与爸爸配型成功。起初,路炎衡害怕影响儿子的身体,多次想要放弃治疗。医生多次劝说,这对孩子并不会存在大的影响,路炎衡终于同意。
但在移植前,供者的体重需达到90到100斤,这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体重最低要求。当时,路子宽的体重仅有60多斤。
为了达到手术要求的100斤体重,路子宽几个月前开始“增肥救父”,为骨髓移植做准备。
路子宽的奶奶告诉澎湃新闻,增肥期间的路子宽每天早上起来吃3个鸡蛋,1个大馒头、1碗稀饭和1盒奶,中午放学回家要吃一大碗红烧肉,配上大米饭和蔬菜。晚上放学回家后还要再吃两顿饭,临睡前,还有一碗卧好荷包蛋的面在等着他。那时候,每天早上吃完饭,路子宽都会立刻跑到体重秤上,兴奋地大喊他又重了几斤。
3个月的“恶补”成功地让路子宽的体重暴涨30多斤,达到了手术标准,但是也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影响。奶奶说,现在路子宽开始不爱吃饭,有时候还爱犯恶心。因为增重,还有同学给他取了绰号。他心中颇为委屈,但转念一想:“那是因为你们都不知道我要救爸爸。”
19年9月9日,路子宽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清河分院为父亲进行了骨髓捐献。9月10日至11日,又分两次为父亲捐献了造血干细胞。“那么长的针头插进他的身体里,拔出来的时候血往外冒。”李金鸽回忆起路子宽手术时的情景留下眼泪,看到妈妈流泪,路子宽走过来模仿出夸张的哭声,用他自己的方式安慰着妈妈。
完成骨髓捐献后,他开始减肥并回到学校学习。近日,路子宽说,这次考试他成绩全班第八,很感谢老师给他补课,希望爸爸能早点回家。
农历新年就要到了,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也希望所有的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