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厅官陈北洋被查隐秘:背后原来是“神医”

精彩生活·快乐健康

点击本号菜单战“疫”了解实时疫情

要说战“疫”期间最有名的厅官,非陈北洋莫属。

在他及其家人在被确诊新冠肺炎后,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和防控工作规定,不服从集中隔离、入院治疗等措施,并违规出入公共场所,其还存在违反廉洁纪律、违规多占政策性住房问题,此举曝光后引起了舆论风波。

最终,陈北洋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并降为一级调研员退休待遇。

陈北洋之所以“不服从”,是因为背后的“神医”李跃华。

一封致歉信引起的舆论风波

2月14日,陈北洋在朋友圈发表致歉信,其中提了一句:在最初找不到床位入院时,通过朋友请私人诊所李跃华医生上门给自己治疗,治疗效果比较可观,一家三口都退烧了,而朋友介绍说他治愈了相当多的带病毒发烧患者。

至此,“神医”李跃华和他的苯酚穴位注射疗法浮出水面。有人觉得李跃华这个杂糅着西药成分和中医针灸穴位疗法的独创,不过是江湖神棍的欺世盗名;也有人认为只要眼下是能治愈患者的疗法,不以出身论英雄,李跃华就该是神医。

近日,湖北省卫健委公开了对李跃华治疗新冠肺炎的调查报告,其中提及李跃华的《医师执业证书》系伪造,由此在疫情期间他的治疗也属“非法行医”。

退休厅官陈北洋被查隐秘:背后原来是“神医”

假医师和真文凭

李跃华是如何在各个小区进行封闭管理之后进入患者家中治疗的?答案是开着私家车往返,一到小区门口就出示自己的医师执业证书。这个办法在1个月前医疗资源极度短缺的武汉,几乎百发百中。

不过李跃华也坦然承认,他招摇过市的医师证是在2004年办下来的假证,当时也是为了方便应聘而办下的。“但是我的医学院本科毕业文凭是货真价实的,”他强调。李跃华长达30年的诊疗生涯,一直徘徊在灰色地带,他甚至自称“游医”。

3月4日,李跃华的妻子唐微(化名)说,李跃华高中毕业于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父母都是文盲,并非外界所传的医学世家。高中毕业后,李跃华考入第三军医大学,成为那个年代的“天之骄子”。李跃华的多名大学同学证实,李跃华的确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是1987届军医系的毕业生。

根据李跃华讲述,他从小有慢性鼻炎,看遍各大医院却不见好转。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后,李跃华最大的私心就是治好自己的鼻炎,他几乎试遍了治疗鼻炎的各种方法,如封闭、激光、冷冻,甚至做了下鼻甲切除术,但效果都不好。后来他发现针灸好像对鼻炎有些疗效,但是鼻腔通畅时间不久,他又把目光转至采用穴位注射剂。

难以验证的“治愈”

李跃华号称治愈了多名患者的方法是其发明的一种穴位注射剂,将一定浓度的苯酚注射到人体相应穴位中,其自称对100多种疾病有效。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的确有部分患者表示,经李跃华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也有患者治疗后无效。多位医学界人士表示,这种方法缺乏科学依据,因样本小、未经双盲试验,外加新冠肺炎本身是自限性疾病,即使病情出现好转,也不代表是李跃华的治疗起到效果。

其实李跃华至今说不清自己接诊的第一位新冠肺炎病例是谁,更说不上经他手治疗的患者数究竟是多少。

李跃华能大概给出的数字是10和100——10位,这是他治疗过后来被收治入院或自愈的确诊病例数字,这些人大多是口口相传后,在等待床位的焦虑期主动来联系他的;100多位,这是出于预防病毒目的,接受苯酚穴位注射的人员数字。也正是这100多位出于预防目的的治疗者,让坊间流传起了李跃华“治了100多位患者”的误读。

至于感染者,他的结论似乎更加笃定:“轻症经过1-3天治疗就好,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重症的7天以上,还要自体疫苗治疗。”李跃华在自己近期的总结材料中,将这种疗法对新冠病毒的有效性解释为接近百分之百。

“凡是新冠肺炎感染者都能够通过这种穴位注射法治疗吗?重症患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怎么办?”记者追问。

李跃华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回复:“如果早就按照我的方法来治疗,就不会拖到重症。”

提醒大家:

疫情之下,专家们都在为早日战胜新冠肺炎群策群力

对于咱老百姓来说,患病后

不偏听偏信

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疫情期间到医院就诊该

如何正确防护?

疫情期间,有的人生病了,但是对要不要去医院却感到纠结。特殊时期,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怎样避免交叉感染,做到安全就诊呢?来看看老报君为您准备的科普小知识,大家共同打响防疫“阻击战”。

01

到医院就诊如何正确防护?

专家提醒,患者到医院就医,一定要戴口罩。到一般门诊就诊,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如果去发热门诊,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尽量乘坐私家车或出租车、网约车就医。

去了医院以后千万不要乱摸,特别是电梯等公共区域。她介绍了一个小窍门,“可以带上纸巾,按电梯时,用纸巾包住手指按,按完电梯马上扔掉。”回家后一定要好好洗手。

有人担心,去过医院会不会成为密切接触者?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说,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与疑似或确诊病人近距离接触的人,才算密切接触者。

此外,《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众防护问答》提出,目前发热患者有专用通道,疑似或确诊患者有专门的隔离区域,因此去医院看病接触到感染者的机会并不会显著高于其他相对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患者仅去医院看病并不会成为密切接触者。

粪便里可以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医院的厕所还能用吗?王贵强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说明新型冠状病毒存在粪口传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仍是主要传播途径。只要戴口罩、勤洗手,就不需要过度担心,医院的厕所同样可以放心使用。

02

慢性病稳定期的患者可减少去医院就诊

专家提示,对于急症或危重症患者,仍需到急诊尽快就医,注意做好防护。对于慢性病稳定期的患者,则尽可能减少去医院就诊,可以线上咨询。同时为减少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次数,近日多地相继出台政策措施,适当增加慢性病患者单次开药药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目前该医院最多可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病等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一次性开三个月的药。若患者是老年人,家人还可持其身份证、医保卡等证件代为开药。

也有不少患者在疫情出现前就约好了相关手术,王贵强建议,若是针对白内障等病情发展缓慢的疾病的择期手术,患者可与主治医师商量将手术时间延期到疫情之后。

那么,需要每周或每月定期到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该怎么办?由北京协和医院组织编写、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众防护问答》提示,对于强需求的治疗安排,如患有恶性肿瘤需要定期静脉输液化疗治疗的患者,在经治医生评估风险后,接受医院安排及时入院完成化疗治疗,入院期间配合病房安排做好个人防护。

对于患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情稳定、定期应用生物制剂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可考虑在经治医师指导下,短时期改用口服治疗方案,或适当延长给药间隔,必要时再回医院接受治疗。

03

有轻微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去发热门诊吗?

不少人出现了轻微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却害怕去发热门诊会被隔离或交叉感染,对此王贵强强调,特殊时期,为保证患者和他人的安全,一般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需要先经过发热门诊筛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方可根据情况到门诊就诊。只有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才需要进行隔离观察。

《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众防护问答》提到,如无流行病学史,单纯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而乏力、发热、咳嗽等症状都不太明显,也可能是普通感冒,年轻患者、无基础病人群,可暂居家观察。

一旦发热症状加重或呼吸困难加重,尽早到发热门诊就医;年长患者或有基础病人群,建议尽快就医。

此时冬春交替,气候乍暖还寒,也是流感高发季,流感多以高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可有畏寒、寒战,多伴有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此类患者,需要到发热门诊进行筛查。

04

这3种情况需立即就医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指出,有这3种情况必须马上就医。

一是内科急症,比如说老年人,因为现在是冬春交替之季,温差较大,既往有糖尿病或者有冠心病基础的人很容易诱发心梗,危及生命。如果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突然出现心慌、头晕、胸闷等,一定要马上就医。

二是外科急症,如急腹症,如果突然肚子痛、又涨又硬、拉不出大便等,就要小心了。这很容易出现重症胰腺炎或者肠穿孔,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如果突然出现这一类突发的肚子剧痛问题,一定要立即去医院。

第三种是儿童发烧。这个时期病毒比较活跃,容易出现各种呼吸道疾病或者手足口病等,最明显的临床表现就是发烧。如果孩子发烧,如何判断要不要去医院呢?主要看两点,一是吃东西,二是精神,如果孩子精神好,吃东西没问题,就可以自己在家吃退烧药,通过用温水擦身擦脸、多喝水、网上问诊等措施处理。因为病毒感染大多是自限性的,熬过这个阶段就没问题了。但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9℃,精神不好,不好好吃饭,连平常最喜欢看的动画片都不看了,那这个时候就必须去医院了。

“因为儿童的疾病发展很快,担心发展成脑炎,一旦发展为脑炎,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或者危及孩子的生命,必须立即就医。”李粤平说,除了这三种情况,其他的都不用着急去医院,很多医院都开设了网上问诊,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编辑|尚美玉

审核 | 仲良

排行榜

  • 日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