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首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患者隐私疑泄露 手机号被标为诈骗电话

2020年3月11日,据郑州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郑州发布”通报,郑州市确诊首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由于患者郭某鹏存在隐瞒出境史、未严格落实隔离观察和如实申报措施,引发民众不满。

隐私护卫队发现,网上曝光疑似郭某鹏的姓名、身份证号、照片、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并且,该手机号被数百人标记为“诈骗电话”。

郑州男子隐瞒出国旅居史后被确诊

“郑州发布”通报称,3月1日,郭某鹏从北京首都机场乘飞机前往阿联酋阿布扎比,然后飞往意大利米兰。同月7日,其回到北京首都机场,经测体温正常后乘坐机场大巴、火车回到郑州。之后,郭某鹏每天正常乘地铁上下班,且乘车前体温检测正常。

3月10日,经过大数据比对,郭某鹏被发现有境外旅居史,而在民警核实时,其拒不承认。经过调查,民警最终确认郭某鹏的出入境轨迹,遂将其送至隔离点进行观察。期间郭某鹏出现发热症状,随后确诊。

因故意隐瞒出境史,未严格落实隔离观察、如实申报等措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目前,郑州市公安局已依法对郭某鹏立案侦查,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除了微博通报等方式外,三大运营商还向民众群发短信,通知“郑州发布”通报的情况。

郑州首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患者隐私疑泄露 手机号被标为诈骗电话

运营商群发的短息。

手机号被标记为“诈骗电话”

据了解,在郭某鹏确诊前,河南省已连续数十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面对突然出现的新增病例及患者隐瞒出国史的情况,民众反响激烈,微博上出现“郑州郭某鹏”话题,阅读量高达4.5亿,甚至有网友评论郭某鹏为“害人精”、“郑州毒王”。

除此之外,隐私护卫队发现,网上出现郭某鹏的个人信息。在一张“郑州市二七区一例发热病例郭某鹏调查报告”图片中,郭某鹏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被曝光。

郑州首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患者隐私疑泄露 手机号被标为诈骗电话

网传的“郑州市二七区一例发热病例郭某鹏调查报告”图。

在另一张图片中,郭某鹏母亲的姓名和手机号被泄露。

隐私护卫队拨打网传的郭某鹏及其母亲的电话,均无人接通。值得注意的是,郭某鹏的手机号被上百人标记为“诈骗电话”,其母亲的手机号也被数十人标记。

对于上述“调查报告”的出处,隐私护卫队致电郭某鹏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和二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不清楚来源。

针对患者信息泄露的情况,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冉德勇表示,披露患者个人信息且是和抗疫无关的信息,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开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不管是《传染病防治法》还是《刑法》中,都有针对个人信息泄露的相关规定。泄露者可能面临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严重的还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外,冉德勇表示,网友将手机号标记为“诈骗电话”的行为,是侵犯个人名誉权的行为。

文/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尤一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