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眼已是3月中。3月14日,白色情人节,又赶上星期六,若是放在往年,那成都的大小馆子、火锅串串,一定是门庭若市。相较而言,今年此日,餐馆、饭店内少了些喧哗。
在疫情之下,餐饮业是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但随着疫情防控日益取得明显成效,各地餐饮企业也开始有序恢复营业。据美团大数据统计,3月以来全国餐饮商户复工率已超过55%,消费回暖势头也进入加速期。
3月起,成都大量餐饮企业的堂食逐渐恢复。但恢复的前提是疫情防控要做到位。
依据成都餐饮同业公会发布的相关经营防控指南,成都的餐饮企业在疫情期间开放堂食,要满足“只开放大厅原有餐位数50%的接待量、火锅店采取消费者隔桌隔位就餐”等条件。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也发出呼吁,希望市民朋友就餐使用公筷公勺。
对成都人而言,美食是刚需。于是,当餐馆陆续开放,堂食的热度和人气,还是渐渐回来了。比如大龙燚、马路边边等知名餐饮,甚至在这个周末还一度开始了线上排队叫号。
成都的馆子堂食人气怎样了?为了让人吃的安心,餐馆都使出了哪些“奇招”?3月14日,红星新闻记者进行了探访。
3月14日中午的春熙路上,虽不似以往节假日那般拥挤,但人气也不弱,随处是提着购物袋、戴着口罩的年轻身影。银石广场正门前,约20余人排着队伍测温,等待进入商场。
银石广场门前客人排队测温进门
记者来到该商场餐厅聚集的5楼,几乎每家餐厅都有客人在用餐。但每座均不超过4人,都是三三两两。
记者走进九锅一堂酸菜鱼餐厅内看见,原本可容纳一百余人用餐的大厅目前开放了一半空间。在开放的空间内,约十余桌客人在用餐,几乎每桌都是两人结伴。
九锅一堂店内
该餐厅每桌客人隔壁都是空桌,也就是“隔离桌”,“隔离桌”不能坐人。正在和朋友用餐的龚女士告诉记者,这是春节后第二次出门吃饭。“每天都是点外卖,憋坏了,今天周末就跟许久不见的朋友约了一起逛街吃饭”,她一边用公筷夹菜,一边告诉记者,在看了很多新闻报道之后,自己觉得堂食现在的疫情防控做得应该比较严格,人也不会太多,“所以还算放心。”
该餐厅是开放式厨房,下午1点钟,大厅内能看到厨房中有工作人员开始对各处台面、工具进行消毒。店长李翠告诉记者,餐厅内要求整点消毒,营业期间每到整点都要消毒一次。“客人们的餐桌也是每桌用完餐立即消毒,消杀10分钟后才允许再次使用。”
九锅一堂厨房
大龙燚火锅太古里店也营业了,在已开放的区域约三分之一的桌位上坐着用餐的食客。他们同样使用着公筷,并且每个客人脱下的口罩,都用店内提供的消毒袋封装起来。与以往火锅店热闹聚餐场景不同的是,每桌用餐的客人也是不超过4人,没有多人聚餐。
大龙燚店内
“就我们的观察而言,目前堂食是情侣、朋友、闺蜜小范围的约饭居多。”据餐饮品牌泰香米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泰香米旗下的9家店也均于上周起开放了堂食,“一周时间里有明显感觉人气在回升。”他表示,目前餐厅基本都规范了一桌4人以下用餐的标准,同时顾客也比较严谨,少有大范围聚餐或家庭聚餐的现象,“几乎都是三两人组团的小范围用餐”。
堂食开放后,如何有效防控疫情,让食客安心,成为每家餐馆都要考量的最现实的问题。
许多线上平台联动餐饮企业采取了措施。比如美团平台推出了“安心餐厅”功能,大龙燚、马路边边、蜀九香、贤合庄、泰香米、九锅一堂等等餐饮企业都加入了“安心餐厅”,顾客在餐厅扫描“安心码”,就可以看到该餐厅在线展示的前厅后厨的卫生操作过程、菜品来源、消杀程序等等。同时,成都的各家餐馆也纷纷想出了各自不同的“招数”。
“我们有很细的流程。”大龙燚品牌的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客人进店就餐,要进行登记、测温、手部消毒、穿戴店内提供的鞋套、扫描展示健康码。这一系列环节完成后,客人进店就餐也会感觉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比如,锅底是用保鲜膜封好的,店员会当着客人的面撕下封膜。上菜也不再是餐盘,每道菜品都有密封的餐盒。此外,店内还会给每位客人提供润肺的银耳雪梨汤。
大龙燚上菜的餐盒
曾经长期火爆排队的马路边边也以开放了堂食。与以往最大的区别是,这家网红串串店目前并不是食客自助拿串串的就餐方式。“为了减少客人的流动,我们现在采用点单的方式。”马路边边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人气很高的蒜香牛肉串串,菜单上是一份十串,顾客可以直接下单来按份数点,最大可能减少顾客的走动、接触。
马路边边顾客在登记测温
马路边边店内
以东南亚菜为主的泰香米餐厅,在开放堂食后,除了对店员和顾客进行常规的登记测温,以及店内消毒等,还特意让与客人有多频次接触的店员戴上了透明面罩。泰香米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来是降低飞沫感染的风险,二来,“客人们看到也会更放心。”
“其实我们堂食开放后已经开始有排队取号的现象了”,马路边边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3月8号起,马路边边在成都开放了4家店的堂食,以往比较火爆的致民路店,就开始有顾客排队。该负责人表示,这一方面是成都人确实酷爱美食,很多人早就想吃大餐了,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现在堂食开放的桌位数量只有以往的一半。”
与此同时,大龙燚也在这个周五傍晚有了排队取号的客人。在约6点左右,其玉林店在大众点评上的网络排号排到了20几号,“虽不及以往多,但是也说明成都食客们在逐渐恢复对线下吃大餐的热情”,大龙燚品牌的运营负责人表示,即便取号排队,店中还是会尽力让顾客们在线上取号,尽量不在店门前聚集等位,而若客人希望在店前等候,“我们会让每组客人间隔一米五左右的距离等候”。
虽说堂食开始了人气的回升,但对于大多餐饮企业来讲,距离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火爆还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外卖+堂食”仍是餐饮企业的主攻模式。
据美团外卖发布的《餐饮外卖复工消费报告》显示,在成都,火锅、香锅、烧烤、东南亚菜和西餐是最受蓉城上班族喜爱的外卖TOP5。
而全国火锅外卖销量最高的城市分别是:成都、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重庆、苏州、沈阳、东莞。
“我们在疫情期间开通了外卖,也很火,每天能够做到1000单”,马路边边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便如此,外卖加堂食的情况还是达不到疫情之前的经营水准。“但肯定是会越来越好的”,她表示,尤其在防控措施做到位的情况下,餐饮行业总归是会逐步升温的。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视频 吕国应
编辑 刘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