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3月15日讯(记者石倩 通讯员周钢 李现刚 谢宏)3月15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从武汉市发改委获悉,武汉市打造300多个康复驿站,该市有近两万名出院患者在这里康复。
康复驿站的医务人员比亲人还亲
14日,东西湖区锦江之星康复驿站有20多名患者康复走出驿站。一位30来岁的妇女和两名带着口罩的儿童,在5名医务人员的簇拥下走向一辆来接他们回家的大巴。走在前面的她左手抱着儿子、右手牵着女儿,一步三回头,眼泪不住往下流,“你们回去吧,别送了。”她不停地嘱咐。
这位妇女名潘云霞,家住常青花园。14天前,她带着孩子来到康复驿站,女儿今年4岁多、儿子今年才两岁。潘云霞告诉记者,一个月前,一家四口中三人因新冠肺炎住院,孩子爸爸一个人住进某医院,她带着两个孩子住进了市儿童医院。在医务人员精心关心和医治下,很快有了好转,CT、核糖核酸等各项指标检查都已经正常。
14天前,来到东西湖区锦江之星康复驿站,来的时候除了带了些换洗衣服外,其它什么都没带。“由于走的充忙,加之前段时间精疲力尽,甚至就连儿子的奶粉都忘带了。”潘云霞说。
看到一无所有的潘云霞一家三口,康复驿站的医务人员纷纷从自己家里拿来儿童奶粉、婴幼儿奶糕、水果、牛奶等。在这里生活了14天,明显看到两个孩子气色越来越好。“这里的医务人员真的比亲人还要亲,他们没有把我们当病人,而是把我们当亲人一样照顾有加。”潘云霞说。
上车前,孙冬延医生再三叮嘱潘云霞,这里是个孩子的药,一定要按时、按量服用,这个季节要多注意孩子的冷暖。“这些药上面有使用说明,这些牛奶带回家尝尝,这是我的电话,有事记得联系我哈。”孙冬延说。
大巴车缓缓的离开了康复驿站,潘云霞站在车窗前不停挥手,“这14天我终生难忘,因为这里有好多亲人。”
军山康复驿站笑声多
3月13日下午,记者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军山康复驿站看到,指挥大厅里工作人员正在通过视频与康复人员交流。
“请问您今天还好吧?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工作人员视频对话中问道。“今天比昨天刚进来的时候好多了,这里比家里的条件好多了,单间、卫生间、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真正是一种享受。”视频那头的康复者张庆明(化名)乐呵呵的回答。
军山康复驿站现代化程度很高,进口区、康复区、卫生区、生活区、活动区等等地方全部是360度无视角监测,指挥中心可以里目了然。
康复人员除了可以随时与医务人员面对面沟通,还可以随时随地与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对话,解疑答惑。
该驿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的康复人员不仅有电视看,还有空调、无线上网、健身锻炼。“我们经常能听到康复人员开心的笑声,每个区域都有。”这位负责人说。
武汉市发改委相关工作组负责人张艳介绍,市床位保障组隔离点专班、康复隔离保障组从无到有,承担了全市隔离观察点筹建的艰巨任务。从2月10日正式成立以来,为了让个隔离点和康复驿站服务管理运行有序,专班8个督导组对全市集中隔离点、康复驿站的建设运营管理,医护人员和物资配备进行了全方位的督导。现在全市300多个康复驿站,入住了近2万名出院康复人员,各区通过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康复人员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