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开放堂食首日,吃饭要过几道关?

大连开放堂食首日,吃饭要过几道关?

“大连餐饮有序恢复堂食”,这一消息在深夜的朋友圈里“炸了锅”。春暖花开,久违了的火锅、烧烤、锅包肉、大连老菜将陆续大踏步返场。餐饮企业都做了哪些准备?哪些店更受大连人欢迎?终于能坐在餐厅里大快朵颐,食客们怎么看?3月19日,记者采访市内多家餐饮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探访恢复堂食第一天。

他们在准备恢复堂食——

清扫、消杀、购进原料、召唤员工……妥妥准备好稳稳开店

3月19日一大早,罗璇就开始挨个给员工打电话,安排米线店“复工”的事儿。罗璇在三八广场附近经营一家苏苏米线店和烧烤店,两个店挨着开,开了有十三四年。来店里吃饭的多数是附近的上班族,到午饭的饭点儿两家店50多个餐位经常是满座,甚至还有排队现象。今年农历腊月二十九,米线店和烧烤店闭店休息,中间因疫情延长闭店时间,一直到现在。

得知可以恢复堂食了,罗璇有点小激动。这个月初,在“老客”的强烈要求下,她开了外卖。还好,年前她囤了充足的物料和储备,光是一升一桶的陈醋就进了20桶,到目前,已经用光了400个打包餐盒,“这段时间都是我和老公在忙外卖,幸亏人工不要钱。”罗璇说,餐饮企业这次遇到的“寒冬”有点长,好在春天来了。

罗璇不想那么仓促开店,她打算下周正式接待堂食。在此期间,她要和员工对店内反复进行彻底消杀、不留死角,她还给记者展示了春节期间囤的体温枪、口罩和杀菌洗手液。重新开张,她和她的小店已经准备好了。

最近几天,总有客人在微信里问范小范,什么时候开堂食,即便是可以打包带走,他们也觉得在家吃不出来“烟火气”。范小范的冷锅串串店在沙河口区广平街开了一年半,有不少钟爱成都串串的粉丝。看到恢复堂食的消息,她赶紧着手去相关部门报备开店的手续,店里同时在做彻底消毒。对于就餐座位安排,小范说,她的店99平方米有40多个位置,中间的吧台她暂时不打算开放,就作为天然的隔离带,前来就餐的食客分置两边,并且安排间隔1.5米就餐。目前,小范重新购进的原料已经在成都来大连的路上,很快她就要着手炒底料、炒红油,为堂食的安全和口味做好一切准备。提到自己的心情,小范说,一大早看到朋友圈消息后,觉得有些忐忑,“都有点不太会开店了。希望到时隔着口罩,顾客能感受到我欢迎的笑脸。”小范打趣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饭店并不急于开张,而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细致地准备着。北李妈妈菜运营总监尹鹏告诉记者,他将准备好复工所需的企业码、员工的健康证等,同时确保消毒防护措施、通风排烟等各方面完善完备,才会稳稳当当地复工。

在位于金三角的新吉盛斑鱼锅饭店采访时,记者在一饭店门前看到,工人正在卸下一箱箱的消毒餐具和消毒杀菌液,负责人说,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将开门纳客。

他们正式恢复堂食——

扫健康码、预约堂食、分散就餐……进门第一句话改成:请测体温

还有一些饭店,赶着“第一缕春风”,于19日恢复堂食了。

在双盛园里的妈妈菜五一广场店,进门第一句话从“您好,欢迎光临”,换成了“欢迎光临,请测体温。”该店相关负责人李女士说,早在3月8日,饭店就召集了部分没离开大连的员工,进行恢复堂食前的培训。所有进店的客人,无论是取外卖还是堂食,都要进行测温和消毒,就连鞋底都要进行消毒。顾客就餐时,员工也会引导分散就座。就餐人员实行分餐制,每道菜都会配一把分羹勺。“我们早已准备就绪,早上一接到通知,便正式宣布接待堂食。”李女士说,五一广场店率先恢复,是因为附近上班族相对较多,重点解决周边就餐难的问题,从3月20日起,王家桥和香工街店也将陆续恢复堂食。

永和豆浆和平广场店也于昨日恢复堂食。消费者就餐首先要刷健康码,扫码通过才可以进店。当天中午有为数不多的就餐人员,零星分布在用餐区的各个位置,距离都比较远。“消费者都非常自觉地进行自我防护,进门就找洗手的地方,先洗手再就餐,落座后都保持一定安全距离。”该店的店长说。目前,该店堂食只开放半天。

有的商家为做好全方位防护,也是下了“血本”。位于甘井子区的盈春大饭店,在做好全方位消杀、防护的基础上,还特意购置了热成像测温仪给顾客测温,并有专人负责登记。

昨天一大早,中山区鳗八珍餐厅便在公众号推出了“堂食归来”的专题,该家餐厅还给出了就餐攻略:堂食预约制、一客一消毒,合理安排就餐顾客错峰错位就餐。公众号还特意附上了店面准备的消毒杀菌剂,确保消费者“食得安心”。

■食客说

要解馋更要吃得安全

这个春节,孟女士用去了三袋子面粉,她几乎做遍了所有的 “网红菜”。在她看来,人们对火锅的呼声挺高。“虽然在家也能吃火锅,但油碟、汤底都不太正宗。”孟女士表示,她还挺馋米线的。她说,大连人对于米线有一种特别的钟爱,以前她上班时候的午餐大部分在单位附近一家米线店解决的。宅在家,她也购买了米线外卖,但总的感觉还是会损失一些口感。恢复堂食后她打算到常去的米线店“狠狠”吃一顿。据了解,在开放堂食第一天,大连街头已有米线店开门纳客,上座率并不比从前,消费者的观望态度还是很明显。

李先生被朋友誉为“食神”,哪家馆子哪道菜好吃,他都门儿清。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排好了一个解馋时间表,先把最爱的大连老菜吃一吃,特别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溜肉段、松鼠鱼、苏扬大烤。另外,他还想吃烤串儿。“大连人还是挺喜欢撸串儿的,在家总是做不出那种‘烟火味’。”李先生说,不过东北人吃烧烤需要相对热闹的氛围,现阶段,还是安全为上。烧烤可以“吞下口水”再等一等。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烧烤店推出了外卖业务,可以穿好、烤好带回家安抚一下“馋虫”。

开放堂食第一天,刘先生和女朋友便去最爱的回转寿司店“打卡”了。饭店里测温、消毒、出示健康码,一样也不能少。中午,堂食的人并不多,“没有平时抢着点餐的‘拥堵’。”刘先生说,但他和女朋友还是在就餐时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并且速战速决,吃完打包了些寿司带给同事。“前些天,还和朋友说,恢复堂食后要大吃特吃,但真正堂食时,更多考虑的还是安全问题。”刘先生认为,等全球疫情“警报解除”再敞开了吃也来得及。刘先生的心态在消费者当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既要解馋,更要做好防护,安全第一。对此,做餐饮业已有20多年的林先生告诉记者,疫情风险逐步解除,不代表餐饮业会出现“报复性”消费现象,消费者和商家都会首先把安全放在首位。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齐媛媛